各式病毒齊發!近期「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類流感都相當活躍。此外,台安醫院小兒科醫師詹前俊分享,流感跟新冠病毒也正在流行,加上腸病毒疫情將進入好發季節,預估5、6月會有多種病毒齊發,直言現在病毒流行已經不按時序性來。
出國注意!「非洲動物大遷徙」近來詢問度暴增,吸引眾多民眾計畫7月時前往坦尚尼亞與肯亞觀賞牛羚與斑馬壯觀跨越馬拉河的畫面。桃園國際機場醫療中心羅錦祥醫師表示,近期接獲民眾來電詢問相關防疫與疫苗接種問題。他提醒,前往非洲旅遊者,務必在出發前2至4周以前完成旅遊醫學評估與疫苗接種。此外,近距離旅遊目的地如日本、韓國、越南,近期仍受流感、百日咳、新冠與麻疹等傳染病疫情延燒,其中麻疹與百日咳對嬰幼兒具高度致
剴剴受虐案震驚社會,突顯出家庭暴力與兒虐行為的潛藏與危險。然而,不僅是學校老師與社工,社區鄰居與日常路人也有可能成為第一線觀察者。從健康指標到行為異常,許多孩童其實早已釋出求救訊號,只是沒有被大人看見。
新北教育局4月底公布高中職校長異動名單,其中現任中和高中校長劉淑芬將於8月1日接任板橋高中校長,然而消息一出,板中校園內立刻掀起反彈聲浪,學生在校慶時掛布條抗議。對此,名醫沈政男感嘆整個台灣社會人與人的信任越來越少,「10年前的台灣,不是這樣。」
一名2歲便秘童近日跑到Uniqlo貨架如廁,她的父親不僅沒阻止,還將畫面分享到網路,在網路上引發討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到,兒童若出現便秘問題,除了飲食不當、運動量不足外,也可能是身體構造異常、心理等因素影響,父母絕對不要輕忽。
根據2025年最新健康調查,超過七成上班族自認「每天都有壓力」,其中逾五成表示壓力來自職場環境、人際關係與工作負荷。長期承受職場壓力,不僅會影響情緒與睡眠,更可能引發「壓力型高血壓」、「腸胃功能失調」、「焦慮症」等健康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職場主管過度指派不合理工作、故意孤立或施加過大的心理壓力等,屬於行為上的欺壓,不僅傷害員工的自尊,還可能導致長期處於焦慮和壓力之下,進而影響心理健康。」
為了不讓青少年在暑假起間被3C綁架,屏東縣議員梁育慈服務處與屏東縣柔道委員會與勝利國小,聯合舉辦「114年柔道親子強身訓練營」,同時將在課程規劃中,融入反毒(含菸酒)、反霸凌、反詐騙及法令宣導等主題,透過實作與觀念雙管齊下,幫助青少年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及正確價值觀。
母乳和奶粉是新生兒最常見的兩種主要飲食來源,各有其優勢與挑戰。作為父母,選擇最適合自己寶寶的飲食方式非常重要。本文將深入分析母乳與奶粉的五大優缺點,幫助家長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當孩子犯錯或惹您生氣時,您會如何處理?兒科醫師提醒,切勿以懲罰性教育方式(體罰)管教孩子,當孩子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導致生長遲緩、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影響,更可能可能導致青春期延遲或生殖功能異常。(記者:簡浩正)
別讓寶寶趴著睡。據統計,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是嬰兒10大死因之一。國健署今(18)日表示,寶寶趴睡、用枕、嬰兒床放置填充玩具等、過度包裹、同床是5大NG睡眠行為,照顧者應謹慎,降低嬰兒猝死風險。(記者:簡浩正)
科技發達下,手機已成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過度依賴除了傷眼,更傷大腦。董氏基金會呼籲家長,應注意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尤其是兒童小小年紀就開始使用手機,會出現焦慮不安、恐慌等手機成癮的症狀,包括該睡覺的時間仍頻繁使用手機,干擾生長激素分泌。(記者:簡浩正)
近日網路上出現一則短影音,當中教家長如何自製「蒸鼻器」來替嬰幼兒舒緩鼻塞,引發不少家長模仿影片中的做法,結果卻有人因此卻釀成嚴重意外。小兒科醫師巫漢盟也提醒民眾,真的切勿信任來路不明的網路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