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之路

「你是故意不知道,還是選擇不面對」。2021年「國際失智症協會」公布,全世界每3秒鐘就多1位失智者,全球已經超過5,500萬人失智。估計到2050年會增加3倍,高達1億5300多萬人失智。台灣目前失智人口將近30萬,2025年將破百萬。更要命的是,衛福部統計,國人「不健康餘命」高達8.47年創史上新高,也就是說臨終前的8.47年,你可能臥病在床、失智失能、要人照顧。

你也有感覺,家中長輩最近記性變差、動作變慢了嗎?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已達23.56%,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最新調查,超過一半長輩在「六力」指標中,至少出現一項異常,包含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與情緒等。去年近3萬名長者接受檢測,就有近9,900人被發現異常,占比高達32.5%,其中又以視力與聽力問題最普遍。

根據衛福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目前台灣約有35萬名失智症患者,其中超過7成為阿茲海默症。近期2款早期阿茲海默症新藥「欣智樂」和「樂意保」通過國內審核,亞東醫院今(23)日施打欣智樂第一針,對象為83歲女性患者。

政府高喊長照3.0明年上路,卻可能還沒啟動就先破產!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宣示將推動長照3.0,但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今年前5月挹注長照基金的四大稅收僅29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60億元、年減達16.7%,連最穩定財源的菸稅也下滑逾1%,讓長照財源出現大缺口。

全台各大醫院急診壅塞問題嚴峻,醫護人員爆發大規模離職潮。新光醫院急診主治醫師侯勝文近日發文透露,看到長者帶長者看診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且照護者年齡更大到無法負擔照護責任,導致護理師工作量加重、壓力爆表,當護理師跑光了,醫師也會心生退意,「一切都是現在進行式!要止血要快!」

專家、醫團呼籲應擴充經費擴充強化呼吸道傳染病疫苗接種政策。疾管署長莊人祥回應,長者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主要原因就是「預算問題」,需向行政院爭取經費才可能進一步推行。另,國家疫苗產業政策推動工作小組首次會議5月12日已舉行,討論新興疾病疫苗預購協議等議題,預計6月中進行第二次會議。強調該會議為政策建議性質,ACIP還會再討論,如編入預算,公務預算及菸捐會隨之增編。(記者:簡浩正)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失智症是怎麼回事?」成民眾最關心的健康話題之一,但失智症真的專屬於年邁群體嗎?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資料,全球每3秒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而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面對此大腦退化性疾病,民眾若能提早認識成因與預防方法,就能為自己與家人爭取更多健康時間。衛福部國健署更表示,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而是腦部病變的疾病,好發於高齡階段,「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失智症」,因此在日常

日本在197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更在1994年進入高齡社會、2007年成為超高齡社會,屬於人口老化快速的國家,這也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其中最嚴重之一就是「孤獨死」。日本警察廳公布2024年處理的死亡案件中,有7萬6020人是在家過世的獨居者,有253人甚至死後超過1年才被發現。

長輩到底由誰來照顧,常讓晚輩們吵翻天。一名人妻抱怨,大小姑們分完祖產後,遇到長輩生病了,竟然沒有人願意回來照顧,總是再三推拖,讓她很無言。

相對高齡醫師是否還能動刀、或是有管理制度?衛福部醫事司表示,醫師沒有退休年齡限制,但為了確保其醫療專業能力,目前透過每6年一次接受繼續教育等醫學課程,辦理執業執照更新。另,一般在醫院執業的醫師,到了一定年紀後院方會有「新陳代謝」模式、但也仰賴其經驗值,轉而擔任顧問職等職位,活用其知能跟知識,而非某個年紀後就得加強管理。(記者:簡浩正)

骨鬆竟成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台灣將於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即每5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隨著大量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台灣髖部骨折率更居亞洲首位。骨科醫師示警,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沉默的疾病,若髖部骨折患者,一年內的死亡率甚至高於部分癌症,鼓勵國人進行DXA骨密度檢測,以便進一步預防。(記者:簡浩正)

詐騙案層出不窮,如今竟連失智長者也淪為肥羊!台南市麻豆區一名長照機構的曾姓居服員,趁著照顧獨居的7旬失智阿嬤時,竟帶著她前往地下錢莊「抵押房產」借貸300多萬元,事後房子遭到法拍時,失智嬤的2名女兒才驚覺有異,焦急向市議員求助,整起事件才被曝光。對此,台南市社會局表示,目前該名涉案曾姓居服員已被停業接受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