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表示,溫差大容易造成中風,出現臉部不對稱、手臂下垂及說話不清的狀況,就可能是中風,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圖/pixabay)
2月溫差過大,容易造成中風。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提到,若發現患者出現臉部不對稱或下垂、手臂無法抬起或無力下垂,及說話不清或詞不達意的情況,應立即撥打緊急電話。一旦中風,腦細胞會迅速死亡,特別是缺血性中風,若能在3小時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的治療,可大幅減少腦部永久損害的風險,千萬不要等待症狀自行緩解,避免自行用藥,以免加重病情。
謝炳賢在臉書粉專提到,溫差變化過大,容易刺激腦部造成中風,而中風警示信號是「FAST法則」,首先「F=Face(臉部)」,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臉部不對稱或下垂,特別是微笑時一邊臉無法抬起;「A=Arms(手臂)」,患者舉起雙手時,一隻手臂是否無法抬起或無力下垂。
再來是「S=Speech(言語)」,讓患者重複一個簡單句子,觀察是否有說話不清或詞不達意的情況,最後是「T=Time(時間)」,一旦發現上述任何症狀,立即撥打緊急電話(例如119)。
謝炳賢強調,中風後3小時非常關鍵,一旦中風後,腦細胞會迅速死亡,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特別是缺血性中風,若能在3小時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tPA)的治療,血栓可能被成功溶解,恢復腦部血流,有助於大幅減少腦部永久損害的風險。
謝炳賢分享,中風3小時內急救關鍵步驟,第一是「快速辨識症狀並求助」,一旦懷疑中風別猶豫,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並告知患者症狀;再來是「避免延誤治療」,不要等待症狀自行緩解,避免自行用藥,特別是阿司匹靈,可能加重出血性中風;最後是「專業醫療評估」,到達醫院後,醫師會使用影像技術快速判斷中風類型,並制定治療方案。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TPNb1lP5kE&t=330s
▼【祝你健康】「不菸不酒」慘中風!「人體1處」硬了:是中風警訊!醫曝「殘忍事實」:「溫差1℃」急診比例"已大增" |祝你健康(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