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王文承報導
▲醫師魏士航示警,長期接觸「藍光」,會導致人體代謝功能產生混亂,恐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的風險。(示意圖/資料照)
科技日新月異,現代人手機不離身,許多人隨時隨地就會拿起手機滑一滑。對此,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長期接觸「藍光」,會導致人體代謝功能產生混亂,恐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的風險。
醫師魏士航在YouTube頻道表示,現代人每天都在接觸各式各樣的人造光,不論是手機、電腦等,若長期接觸人造光中的「藍光」,會導致人體代謝功能產生混亂,恐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機率。
魏士航說,有研究指出,藍光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的風險,主要關鍵就在於「褪黑激素」,因調節生物晝夜規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若褪黑激素出問題,不僅影響睡眠、新陳代謝,使體重、血糖指數上升。
魏士航指出,另外一項研究顯示,藍光無論是在白天或晚上照射並無差異,都會改變代謝的功能,長時間接觸藍光,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胰島素阻抗的產生。
▲藍光無論是在白天或晚上照射並無差異,都會改變代謝的功能,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胰島素阻抗的產生。(示意圖/資料照)
魏士航建議,不想暴露在藍光之下,最好減少使用3C產品,若不得不使用,可將螢幕亮度調成「葉覽模式」去抑制藍光,或者可以下載抗藍光APP,也能夠減少藍光對人體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