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2分鐘奪一命!腦中風死亡率30% 「8大警訊」中3項當心
  • A-
  • A
  • A+

健康中心/楊惟甯報導

醫曝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示意圖/Pixabay)

▲醫曝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示意圖/Pixabay)

72歲資深藝人廖峻今(17)日驚傳三度中風,並因腦出血緊急送醫,目前病況尚未明朗,經紀人也透過粉專懇請外界幫忙集氣。對此,醫界提醒,腦中風其實是可預警、可預防的疾病,也並非老年人才會發生,尤其8大危險因子若符合三項,就應提高警覺。

據世界中風組織(WSO)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200萬人罹患中風,其中多達660萬人因此死亡,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在台灣,腦血管疾病更是長年高居十大死因之一,平均每42分鐘就有一人死於中風。

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周中興醫師指出,腦中風大致可分為兩類:缺血性(俗稱腦梗塞)與出血性(俗稱腦溢血)。其中出血性腦中風致死率高,且常見於未妥善控制慢性病的中老年人。他並說明腦中風的8大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房顫動、運動不足、體重過重、抽菸,以及家族有中風病史。

周中興表示,只要符合其中三項,就屬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與積極控制。此外,若懷疑身邊親友中風,可透過「微笑、手舉高、說話」進行初步判斷,觀察其臉部是否對稱、手臂是否無力,以及是否口齒不清。一旦出現異常,須把握黃金時間送醫搶救。

廖峻3度中風,目前病況不明朗。(圖/翻攝自「歐吉尚」臉書粉專)

▲廖峻3度中風,目前病況不明朗。(圖/翻攝自「歐吉尚」臉書粉專)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正修也曾說明,出血性腦中風好發於40至70歲族群,多在活動中突然發作,初期常伴隨劇烈頭痛、噁心、嘔吐,進而在數小時內意識模糊甚至昏迷。他表示,腦出血根本原因為腦血管變性、硬化,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年齡老化及吸菸等密切相關。

根據統計,出血性中風約佔所有腦中風病例的35%,且死亡率高達三成以上。若出血位置在腦幹等重要中樞,死亡率甚至超過六成。

張正修進一步說明,因腦神經細胞不可再生,搶救時機至關重要,稍有延誤即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腦部損傷,如半身癱瘓、失語、吞嚥困難等長期後遺症。他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控制血壓是降低出血性中風風險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林口長庚腦中風病房主任張庭瑜則提醒,反覆中風的原因不全然與血壓控制不佳有關,若患者本身存在血管病變,即便血壓穩定,仍可能因血管脆弱而再次出血,這也解釋了為何有些患者即使按時服藥、血壓穩定,仍可能出現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中風。她呼籲,高風險族群應從日常生活著手,維持規律運動、清淡飲食、戒菸限酒的習慣,並避免情緒劇烈波動及忽冷忽熱的環境變化,以減少血管受刺激的機會,進而有效降低中風風險。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45GBFugDc&t=101s

▼廖峻3度中風:「意識不清、尿失禁」腦出血、血尿就醫"仍在危險期" 術後短暫清醒:家屬仍無法放心!(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