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藥品處理法】你家也是藥海?「吃不完的藥品」正確3步驟一次看懂
  • A-
  • A
  • A+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吃不完的藥究竟該怎麼處理?不同藥品處理方式也不同(圖/衛福部提供)

▲吃不完的藥究竟該怎麼處理?不同藥品處理方式也不同(圖/衛福部提供)

你家裡的藥箱、藥櫃是不是也堆滿「吃不完的藥」?許多民眾因病情好轉或療程調整,會留下各種用不完的處方藥與成藥。這些藥品若未妥善處理,不僅可能誤食傷身,更會造成環境污染,變成「環境毒藥」。

專家建議:保存藥品有方法,但過度囤藥是陋習
食藥署前署長莊聲宏表示,不管是家中的常備藥或是醫師開立的藥品,最佳的用藥原則是買了或領了藥,能正確的保存藥品,並能按時、按劑量服用,不囤藥。

莊前署長指出,一般藥品通常存放於室溫下乾燥、陰涼及避光處保存即可,除非有特別標示,才需要存放於冰箱冷藏(2-8℃),否則保存於冰箱反而容易讓藥品受潮變質。此外,藥品在外包裝上,或是鋁箔膜上,都會印有保存期限,是指「未打開包裝」狀態下良好保存的期限,打開包裝後,有效期限就會縮短。藥品如果超過有效期限就應丟棄,已經分裝的裸錠或磨成粉的藥品,則是一週內未使用,就需丟棄。

不可任意丟垃圾桶、馬桶!吃不完的藥恐成「環境毒物」
許多人習慣直接將藥品丟進馬桶或垃圾桶,事實上這是非常錯誤的處理方式。藥品含有活性成分、抗生素、荷爾蒙、精神藥物等成分,進入水源或土壤後,可能對環境與生態系統造成長期影響,甚至引發抗藥性菌株滋生。

正確處理方式一:交回藥局、醫療院所回收點最安心
目前台灣多數社區藥局與大型醫療院所設有「藥品回收箱」,專門回收以下藥品:吃不完的處方藥過期藥物外用藥(如眼藥水、軟膏)等。只要攜帶藥品至藥局,藥師即可協助判斷是否可回收,並依規定交由專業機構統一處理,安全又環保。

正確處理方式二:無法回收時的替代方案
若家中附近暫無藥品回收站,建議參考以下步驟進行「安全丟棄」。
1. 拆出藥品:將藥品從包裝中取出。
2. 混入濕垃圾:與咖啡渣、貓砂或廚餘混合。
3. 密封丟棄:使用報紙或塑膠袋包好,再投入一般垃圾,避免孩童與寵物誤食。
注意:禁止丟入馬桶或排水孔,也避免將完整藥盒直接丟入垃圾桶,以免被撿拾誤用。

藥品使用三不原則:不留、不亂吃、不重複用
衛福部提醒民眾,使用藥品應遵守「三不原則」。
1. 不留藥:療程結束後若有剩餘,應諮詢藥師是否保留。
2. 不亂吃:不要自行重複服用剩下的藥品。
3. 不重複用:即使症狀相似,藥效與病因可能不同,應避免使用舊藥。

藥品回收查詢資訊
民眾可透過「藥事照護資訊雲」查詢全台藥品回收地點,或洽詢所在地衛生局了解更多回收活動訊息。

《祝你健康》提醒關鍵小撇步
‧ 吃不完的藥請勿亂丟,更不能重複服用。
‧ 可交回社區藥局或醫院藥品回收箱。
‧ 若無法回收,建議拆藥混濕垃圾再丟棄。
‧ 用藥請遵循醫師與藥師指示,不自行停藥或延用他人處方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