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蕭宥宸報導
▲日本學者呼籲早起30分鐘內應避免運動。(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許多人會早起運動來強身健體,長輩們不宜劇烈運動,也會透過散步來活動。但日本老年醫學研究所專家表明,晚上散步可以提高睡眠品質,飯後出門走走也可以穩定血糖水平,但要小心早上起床後就立即去散步,否則恐怕會導致猝死機率暴增。
根據日本媒體《DIAMOND Online》報導,東京老年醫學研究所運動科學專家青柳幸利指出,一般人睡眠前體溫會先升高再下降,從而有助於入眠。但研究所調查發現,隨著年紀增長體溫會越難升高,所以才會有睡前洗澡能助眠的說法。因此,建議睡前散步走4000到6000步,能有效提高睡眠品質,還能促進血液,改善怕冷體質。
青柳幸利提醒,早上醒來後30分鐘內應避免立即去散步!他說明,人體平時要活動會先將神經系統從「休息模式」切換到「活動模式」,而早晨溫度較低且身體還沒暖起來,要是在神經系統切換模式前運動,可能增加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此外,早上起來沒有適當補水也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且就算剛起床就立即喝水,水分也要經過約30分鐘才會到達腸道並被吸收。因此最好避免在醒來後30分鐘內就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