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超標33倍!日本「這款鮮蜜瓜」邊境攔截全銷毀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日本進口的「鮮蜜瓜」檢出殘留農藥撲滅松0.33。(圖/食藥署提供)

▲日本進口的「鮮蜜瓜」檢出殘留農藥撲滅松0.33。(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今(5)日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有三款哈密瓜不符規定,其中川咏水果有限公司自日本進口的「鮮蜜瓜(FRESH MELON)」檢出殘留農藥撲滅松0.33,遠超過規定值0.01 ppm,已依規定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今日上午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包含越南大白菜、印尼的魚餅、春捲味脆餅、泰國西芹、中國冷凍水蜜桃丁、日本鮮葡萄、中國砂仁等農藥殘留含量、防腐劑等不符規定。

本次共有3批自日本輸入的「鮮蜜瓜」,在邊境被檢出殘留農藥不合格,必須退運或銷毀。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鄭維智說明,其中2批是由輸入業者「川咏水果有限公司」報驗的日本鮮蜜瓜,檢出殘留農藥撲滅松0.33 ppm及滅派林0.01 ppm;依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殺蟲劑撲滅松的法規容許值為 0.01 ppm、殺菌劑滅派林為不得檢出,是以檢測方法的定量極限0.01 ppm為法規值。食藥署針對「川咏水果有限公司」在邊境由加強抽批查驗調整為逐批查驗。

另外1批是由輸入業者「興亞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報驗的日本鮮蜜瓜,檢出殘留農藥依普同0.02 ppm,依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殺菌劑依普同的法規容許值為 0.01 ppm。食藥署針對「興亞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在邊境由加強抽批查驗調整為逐批查驗。

食藥署統計近半年,從114年1月28日至114年7月28日止,受理日本報驗的「鮮蜜瓜」,報驗批數為216批,檢驗不合格批數為3批,不合格率為1.4%,檢驗不合格原因為殘留農藥不合格。食藥署從114年6月1日起至114年10月31日止,在邊境對日本報驗的「鮮蜜瓜」採加強抽批查驗,抽驗比例為20%~50%。

自美國進口的「SAGE」砧板,在邊境進行溶出試驗時,檢出高錳酸鉀消耗量21 ppm。(圖/食藥署提供)

▲自美國進口的「SAGE」砧板,在邊境進行溶出試驗時,檢出高錳酸鉀消耗量21 ppm。(圖/食藥署提供)

另,和展國際開發有限公司自美國進口的「SAGE」砧板,在邊境進行溶出試驗時,檢出高錳酸鉀消耗量21 ppm,依據「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塑膠類器具其溶出試驗以水(60℃,30分鐘)高錳酸鉀消耗量合格標準為10 ppm以下,共退運或銷毀26.4公斤。

鄭維智說,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會與溶出的有機物反應,「高錳酸鉀消耗量」測試,是模擬食品容器或器具在正常使用時,是否有「有機物質」溶出,當消耗量愈高,代表溶出對人體有疑慮的有害有機物質愈多;統計近半年僅這一批不合格,對業者從同產地、號列的品項,從2%至10%調整為20%至50%加強抽批查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