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若不幸罹癌,積極配合醫療治療之外,也可搭配適當飲食,幫助身體調養與康復。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分享案例,一名女子確診子宮內膜癌,檢查發現,體內的塑化劑指數非常高,她除了密切與婦科醫師配合,同時改變飲食方式,例如多吃蔬菜、規律運動、多補充水分,9個月後再次做內膜切片手術,顯示癌細胞消失了。
劉博仁在健康節目提到,前年一名女子來到門診,主訴被診斷出罹癌,做了3次切片都是子宮內膜癌,婦科醫師為了避免癌細胞轉移,建議她進行子宮相關手術。患者除了接受治療外,同時也想從飲食方面下手。
劉博仁表示,他先替患者檢驗體內塑化劑濃度含量,發現指數非常高,雙酚A也很高,猜測她可能經常接觸熱感應紙,因為熱感應紙含有大量雙酚,除了雙酚A還有雙酚S。另外,患者習慣買熱飲喝,紙杯內塗層也是塑化劑來源之一,且她在辦公室常喝熱湯,湯品大多用塑膠袋盛裝,都可能是導致她體內塑化劑過高的原因。
劉博仁建議,患者仍要密切與婦科醫師配合,按照醫療流程,他能做的部分則是排毒,從飲食上做改變,首先是「大量吃蔬菜」,尤其十字花科蔬菜,還有「多補充水分」,患者原本不愛喝水,對此提醒她,每天喝2500cc以上的水,最後是「規律運動」,若冬天太冷不便活動,也可以嘗試泡腳、泡澡,流汗有益身體健康。
劉博仁進一步說,患者積極接受治療,還有飲食調整,半年後再次檢測,體內塑化劑排得很乾淨,9個月後再做第4次內膜切片手術,發現癌細胞通通不見了,患者之後還順利懷孕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