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遇考題!「UCC」10月上路 人、錢、地哪裡來?健保署長陳亮妤這麼說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直擊! 醫院戶外急診區 第一線醫護日採檢逾200人
直擊! 醫院戶外急診區 第一線醫護日採檢逾200人

救急診壅塞!本身曾是急診醫師的衛福部長石崇良,9月上任前曾說首要解決的就是急診壅塞、醫護出走潮的問題,規劃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CC)、鼓勵假日診所開診,並透過在宅急症照護等模式,降低住院病床壓力。預計最快10月試辦。健保署署長陳亮妤今(19)日表示,相關規劃已進入最後細節,包括地點選定、經費編列與人力排班均在進行中,津貼部分也會研議提高,盼吸引更多醫事人員投入。

石崇良日前指出,衛福部面對的三大議題,是醫療韌性、心理韌性及社會韌性。在醫療韌性這塊,他提到自己是急診出身,最希望解決急診壅塞問題,由於急診病人與季節有關,有波動起伏,從健保大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病人的變動如何,「分流」就是第一步要做的。

他說,除了急診可以提供服務,基層診所也可以提供量能。他時任健保署長時就提出「假日急症中心」規劃,其概念來自美、日、德等國經驗,在大醫院車程10分鐘內設點,承接發燒、拉肚子、跌倒擦傷等「急但不重」的輕症病人,避免週日基層診所開診率驟降、病人無處可去而直奔急診。根據健保署統計,這類檢傷第4、5級患者約占急診人次兩成,若能分流至UCC,不僅滿足病人需求,也可減輕醫院急診壓力。

台灣病友聯盟(TAPO)今日舉辦「2025世界病人安全日記者會」,邀集衛福部醫事司、健保署,以及醫師公會、藥師公會、護理師護士公會、諮商心理師公會、醫策會、藥害救濟基金會等合作夥伴,共同倡導病人安全。

健保署長陳亮妤表示,UCC相關規劃已進入最後細節,包括地點選定、經費編列與人力排班等,津貼部分也會研議提高。(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健保署長陳亮妤表示,UCC相關規劃已進入最後細節,包括地點選定、經費編列與人力排班等,津貼部分也會研議提高。(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對於UCC目前規劃進度,陳亮妤會前受訪時表示,目前推動工作進行中,正與急診醫學會、基層醫學會、護理師公會、藥師公會及衛福部資訊處密切開會,主要規劃有人力、藥品、資訊系統等三大方向。

她說,人力將由基層醫師與護理人員支援,不會動用醫院醫師,以免加重院內負擔;並透過建立系統,讓藥品供應狀況透明化;資訊系統建置,則是將整合人力排班、藥品管理與系統功能。

不過,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麗琴直言,目前假日排班補助僅每班2000元,「比起勞基法加班費標準來說,可能沒有吸引力。」陳亮妤回應,包括藥師、護理師、放射師等團體都提出調高津貼的建議,健保署已允諾會再研議,提高投入誘因。包括試辦地點、試辦經費及人力排班等已進入最後細節,確定時會再跟大家報告。啟動時間是10或11月,則以部長宣布的時間為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