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女腹瀉3周!驚「罹患大腸癌」 醫揭3大年輕化元凶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32歲女持續腹瀉,確診早發性大腸癌。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提醒,少吃甜食與速食、多日照,幫助降低罹癌風險。(圖/翻攝自祝你健康)
32歲女持續腹瀉,確診早發性大腸癌。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提醒,少吃甜食與速食、多日照,幫助降低罹癌風險。(圖/翻攝自祝你健康)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有年輕化趨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提到,他曾收治一名32歲女性,出現持續性腹瀉、左下腹部疼痛,檢查確診「早發性大腸癌」,罹癌因素與「愛吃甜食、速食及日照時間少」有關,飲食均衡、養成規律作息及運動,才是防癌關鍵。

錢政弘在節目《祝你健康》表示,近幾年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年輕化,年輕人罹患大腸癌的比例逐年攀升。他在診間曾遇一名32歲女性患者,主訴過年期間,出現持續性腹瀉,時間長達2至3周,伴隨左下腹部輕微疼痛的狀況,做檢查竟是罹患大腸癌。

錢政弘解釋,過去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上,國人平均好發年齡為64至66歲,通常與抽菸、飲酒等不良習慣有關。但近年來,大腸癌罹患年齡逐漸下降,50歲以下罹癌者稱為「早發性大腸癌」,他的診間已有不少30至40歲的年輕患者確診。

錢政弘指出,早發性大腸癌與3原因有關,首先是「愛吃甜食」,研究發現,若在青春期、發育階段,經常喝含糖飲料或甜食,日後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會增加。再來是「常吃速食」,根據流行病學統計,七年級生罹患大腸癌比例較高,因為當時許多知名連鎖速食店進駐,西化飲食達到高峰,導致七年級生在成長過程中,吃比較多的西式食物,此外,加工肉品如漢堡肉、香腸、火腿等,也是致癌因素。

最後是「維生素D不足」,不少年輕人不常曬太陽,或防曬做得很徹底,導致日照時間不足,容易缺乏維生素D,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建議平時適度進行戶外活動,促使皮膚生成維生素D。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