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男沒三高「卻心肌梗塞」!愛做1事害的 醫:風險高4倍
  • A-
  • A
  • A+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副理事長謝宜璋(左起)、董事長林俊立、理事長李貽恒舉辦衛教記者會。(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副理事長謝宜璋(左起)、董事長林俊立、理事長李貽恒舉辦衛教記者會。(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心血管疾病高居全球死亡原因第1名,每年奪走約2050萬條性命。在台灣,依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顯示,心血管疾病共奪走2萬3276人生命,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2位。專家提醒,有三高問題或家族病史的民眾,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此外年輕族群若沒有三高、也無家族史,很可能因為「抽菸」同樣造成心肌梗塞或中風。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林俊立今(29)日在衛教記者會表示,在心肌梗塞發生率上,女性雖然這些年來有在慢慢減少,但40至60歲年齡區段的男性,反而在最近5、6年來有上升的趨勢,臨床上也不乏40歲身體健康、無三高及慢性病史卻心梗猝死的案例,發現「抽菸」是唯一共同的危險因子。甚至有27歲男性,因抽菸而導致心肌梗塞。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暨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李貽恒指出,吸菸者本身發生心臟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絞痛的風險,比沒有吸菸者高出2至4倍,但只要戒菸就可以改善血壓跟血管功能。研究顯示,戒菸1年後,心臟病發生的風險就能減少一半,如果持續戒菸近10年的話,發生風險就會回到與無吸菸者一樣。另外,戒菸5年以後,中風機率也會降低至與無吸菸者無異。

林俊立提醒,假如走路時經常胸口悶痛、稍微動一下就喘得很厲害,甚至無緣無故痛到冒冷汗,都可能代表心臟功能已經缺氧或受損。尤其有三高、慢性病、家族病史及抽煙習慣的民眾,都是好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建議每日量測血壓,一旦血壓超過130/80 mmHg,就應盡快就醫接受治療。

林俊立強調,心肌梗塞發生後的5分鐘非常關鍵,只要透過CPR+AED搶救,就有超過4成的機率可以把人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但假如都沒有人做CPR的話,被救活機率就只剩下不到2%,即使病人順利存活,也容易因腦部缺氧受損而成為植物人。

 

民眾體驗CPR。(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民眾體驗CPR。(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林俊立提醒民眾,只要有人倒下,摸不到心跳脈搏、且呼叫都沒有反應時,就應立即為對方做CPR,心臟按摩時胸腔壓迫次數必須達到每分鐘100下以上,且需持續壓至救護車抵達現場接手。台灣救護系統很強,台北市、新北市救護車平均7分鐘就會抵達現場,可以馬上為患者做緊急插管處置。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