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也胖、皮膚變差!慢性發炎恐害罹癌 醫推「10類食物」助滅火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若常感到疲累、腸胃不適,恐是慢性發炎警訊。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建議,多吃全穀、十字花科蔬菜、堅果等10種抗發炎食物,有助於身體自行修復。(示意圖/PIXABAY)
若常感到疲累、腸胃不適,恐是慢性發炎警訊。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建議,多吃全穀、十字花科蔬菜、堅果等10種抗發炎食物,有助於身體自行修復。(示意圖/PIXABAY)

若經常感覺疲累、腸胃不適,甚至皮膚粗糙,可能是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慢性發炎像是「火種」,會慢慢消耗免疫系統,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心血管問題、肥胖、癌症等。他建議,平時多攝取全穀雜糧、十字花科蔬菜、堅果等10種抗發炎食物,有助於降低全身性慢性發炎。

劉博仁在臉書粉專指出,發炎是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但發炎反應若無法完全關掉,就像火種一直被悶著,慢慢消耗免疫系統,使身體處在疲乏、腸胃不適、皮膚粗糙、情緒不穩、代謝下降的狀態,長期下來,更與過敏、自體免疫疾病、心血管問題、肥胖、癌症有關。

劉博仁提到,若想改變發炎反應,最佳方式是飲食,盡量選擇天然未加工、富含植化素與多酚的食物,幫助調節免疫反應,降低細胞層級的發炎,還要多攝取膳食纖維、發酵食品,平衡腸道菌,再者是,每天攝取抗發炎食物,並非吃一次就見效,對此列出10種抗發炎食物,幫助身體自行修復、調整。

1、深色莓果與鮮豔水果

含花青素、多酚、維生素 C,能抗氧化、調節發炎反應。例如藍莓、草莓、葡萄。

2、綠葉菜與十字花科蔬菜

富含蘿蔔硫素、葉酸和纖維,有助於身體解毒與細胞修復。如菠菜、甘藍、花椰菜、芥藍。

3、全穀雜糧

膳食纖維會在腸道內轉換為短鏈脂肪酸,幫助免疫平衡、降低腸道發炎。可選擇糙米、燕麥、蕎麥、藜麥。

4、豆類與黃豆製品

提供植物性蛋白與異黃酮,幫助荷爾蒙與代謝調整,減少炎症反應。例如黑豆、毛豆、豆腐、味噌。

5、堅果與種子

含不飽和脂肪、維生素 E 與抗氧化多酚,有助保護血管與細胞。可從核桃、杏仁、亞麻籽獲取。

6、富含ω-3的魚類

EPA、DHA能直接下調身體的發炎訊號。例如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

7、初榨橄欖油(EVOO)

含橄欖多酚如羥基酪醇,是地中海型飲食抗發炎的核心脂肪來源。

8、發酵食品

提供好菌並與膳食纖維形成「腸道修復雙效」。如優格、克非爾、泡菜、味噌。

9、香料與藥草

多酚與精油能抑制發炎途徑,是料理中最簡單的抗發炎小調整。例如薑黃、薑、蒜、洋蔥、迷迭香、羅勒。

10、茶與可可

兒茶素與可可黃烷醇,能支持血管健康與抗氧化,適量即可,且不要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