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疫情流感化!染疫後腸胃道症狀就醫暴增5成 一吃就拉狂腹瀉最多
  • A-
  • A
  • A+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義大醫院消化系內視鏡科科主任王文倫表示,最近有消化道症狀跑來醫院就醫的民眾約增加了5成以上(圖/資料照片)

▲義大醫院消化系內視鏡科科主任王文倫表示,最近有消化道症狀跑來醫院就醫的民眾約增加了5成以上(圖/資料照片)

國人已有超過640萬人感染過新冠肺炎,義大醫院消化系內視鏡科科主任王文倫向《三立新聞網》表示,Omicron疫情逐漸流感化,但最近有消化道症狀跑來醫院就醫的民眾約增加了5成以上,最多患者出現了便祕、拉肚子、腹脹等腸躁症症狀,這些患者有些是被病毒破壞了腸道微菌叢,容易一吃就拉,有些則是因為疫情焦慮情緒所引發的腸躁症。

國內已有將近3分之1人口曾經染疫,已經有很多民眾開始面臨染疫康復後的長新冠問題;義大醫院消化系內視鏡科科主任王文倫向《三立新聞網》表示,Omicron疫情趨緩,但最近因為消化道症狀跑來醫院就醫的民眾約增加了5成以上,已經幾乎回到疫情前的門診量。

王文倫說,後新冠期間,有許多自覺全身倦怠,以為是肝功能出問題;有些則是因為有便秘、頻繁腹瀉等排便問題者;或是壓力變大,出現胃食道逆流或頻繁腹瀉等三類患者跑來求診最多。其中因染疫造成腸道問題求診的患者,就佔了將近5%,比例相當高。

王文倫表示,染疫後有腸胃道問題的患者當中,以自覺有便祕、腸躁症,長期拉肚子、脹氣肚子悶痛的症狀最多,解便的頻率次數會明顯增加,糞便也會變得比較水;這是因為新冠肺炎入侵腸胃,引發細菌性腸胃炎後,使用抗生素後,也會對腸道微菌叢造成破壞,腸道好菌減少,容易吃東西就拉或是脹氣。另一種患者,則可能是因為疫情焦慮情緒所引發的腸躁症。

王文倫建議民眾染疫後,染疫後飲食清淡,特別要少吃油炸、豆類與太甜的等不易消化容易產氣的食物。平時也可多吃些益生菌,幫助腸道菌叢回到正常。若在急性期時,醫師可開立減少腸躁症的相關藥物,如減少腸道痙攣的藥品或是止瀉劑,來舒緩症狀;如果是因為焦慮情緒所引起的腸躁症,則會開立精神相關的抗憂鬱或焦慮藥物,達到鎮定效果。

王文倫表示,藉由調整飲食,適當用藥後大部分染疫患者的腸道症狀約在1~2週後可回復正常狀態。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