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鍋的4大迷思你中幾項?蛤蜊「殼開了」不等於熟了!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天冷民眾愛吃鍋,但火鍋湯底一定要先煮沸後再加食材。(示意圖/資料照片)

▲天冷民眾愛吃鍋,但火鍋湯底一定要先煮沸後再加食材。(示意圖/資料照片)

台灣人超愛吃鍋!尤其最近天冷,火鍋、薑母鴨等店家更是常得排隊!不過煮火鍋仍有風險。食藥署提醒民眾,火鍋湯底一定要先煮沸後再加食材,且專家也呼籲,食品加熱中心溫度應超過70度,特別是煮蛤蜊或牡蠣等貝類時並非「殼開了」就熟了,正確做法應是殼打開後再多加熱至少5到10秒後再食用,才是安全之道。

食藥署今(27)日舉行食安記者會。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最近天氣漸冷,可說是吃火鍋的最佳時節,火鍋的湯頭豐富多元,食材更有肉品、海鮮、豆製品、蔬果等千百種火鍋料,若食材品質不佳或未徹底加熱,容易產生食品安全問題。過往國人也常發生類似食品中毒案件。

許淑真教授(右)呼籲民眾吃火鍋一定要煮沸再加食材,蛤蜊或牡蠣等貝類海鮮開殼後應至少多煮5到10秒。(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許淑真教授(右)呼籲民眾吃火鍋一定要煮沸再加食材,蛤蜊或牡蠣等貝類海鮮開殼後應至少多煮5到10秒。(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長榮大學食品安全衛生與檢驗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許淑真,就破解國人常見的四大迷思:首先,吃火鍋一定要煮沸再加食材或喝湯,若一次放很多食材易導致食材不熟,建議民眾可將肉片切薄、食材切小塊一點再放入。

其次,蛤蜊或牡蠣等貝類海鮮烹煮時間勿過短。許淑真說,很多人都習慣只要貝類殼打開後就想撈起來吃,但正確做法應再多加熱一段時間,基本開殼後至少多煮5到10秒,切勿因追求口感而忽略生食風險,才能避免食品中毒。

再者,食材調理前洗淨方式也要注意。她說一般人常誤認為用「鹽水」洗海鮮會較乾淨,但水產品常見腸炎弧菌就喜鹽環境,可能因此存活下來;另外,食材解凍方式建議置於冷藏庫或以微波爐解凍、密封包裝後以流水解凍,而非擺在室溫解凍,避免食安風險。

預防食物中毒小撇步。(圖/食藥署提供)

▲預防食物中毒小撇步。(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提醒食品業者及民眾,可選擇具有驗證標章或溯源證明文件之食材,留意儲存條件,冷藏食品應存放於0至7度、冷凍食品應存放於-18度以下,並掌握先進先出原則;食材調理前解凍方式建議置於冷藏庫或以微波爐解凍、密封包裝後以流水解凍,並仔細清洗食材,蔬果清洗乾淨後再分切;湯底要先煮沸後再飲用,食品加熱中心溫度應超過70度,烹煮蛤蜊或牡蠣等貝類,當殼打開後應再多加熱一段時間,切勿因追求口感而忽略生食風險,以避免食品中毒的發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