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別碰「這吐司」!醫:害惡化還好不了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許多人腸胃炎時,會吃白吐司等食物,希望減輕腸胃負擔。(示意圖/資料照片)

▲許多人腸胃炎時,會吃白吐司等食物,希望減輕腸胃負擔。(示意圖/資料照片)

許多人腸胃炎時,會吃白吐司等食物,希望減輕腸胃負擔,但醫師歐淑娟表示,並非食品名稱有吐司就適合,例如生吐司使用更多鮮奶油等其他配料,含油脂量較高,就不適合腸胃炎患者食用。另外,飲食清淡並非只吃吐司、白粥等白色的食物,仍應營養均衡,才有助病情恢復。

桃園日康診所兒科主治醫師歐淑娟在其臉書粉專表示,許多腸胃炎患者常疑惑飲食清淡,仍肚痛、腹瀉。這是因為民眾以為飲食清淡就是吃白色食物,因此常吃吐司、白粥、白饅頭,不敢吃其他蛋白質食物,導致營養缺乏,反讓病程拖太久。

她表示,事實上,醫師所稱的「清淡飲食」是指營養均衡,但「烹調方式、口味清淡」的正餐,例如白飯、稀飯均可,但不建議配肉鬆;清蒸的魚是可以吃的,但炸魚排不行;去皮的滷雞腿可吃,口味偏重的宮堡雞丁就不太妥;水煮蛋、茶葉蛋可以,加了奶油的美式炒蛋就不太好;水果也可吃,例如含鉀豐富的香蕉、番茄。

她並表示,許多人為了增加食慾,選擇口感較好的生吐司食用,反倒害肚子更痛、拉得更多,因為許多人以為名字中有「吐司」即可,但相較於白吐司,生吐司使用較多的鮮奶油、牛奶、糖和蜂蜜,口感較濕潤綿軟,含油脂量較高,不太適合腸胃炎患者食用。

她建議,腸胃炎期間可吃米食、減少麵食類的攝取,因為米食的加工程度低於麵食類。接近原型食物且烹調清淡的選項,越適合腸胃炎患者食用,其營養更多,好消化又不易過度刺激脆弱的腸胃,有助病情及早恢復。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