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疫情恐到中秋後 濕紙巾擦手恐越擦越髒
  • A-
  • A
  • A+

腹瀉疫情來勢洶洶,不少人隨身攜帶濕紙巾擦東擦西,小心越擦越髒。醫師提醒,市售濕紙巾抗菌成分不高,恐無抗菌效果,且酒精對引發腸胃炎的諾羅等病毒較無效,勤洗手最重要。

酒精對於諾羅病毒較無效。(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酒精對於諾羅病毒較無效。(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時序進入秋天,氣溫仍居高不下,加上台灣氣候潮濕,是腸胃炎好發季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監測資料顯示,腹瀉門急診就診已5週連升,群聚通報案件為5年同期次高,預估將一路燒到中秋後。

就算最近比較沒有下雨,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今天接受媒體電訪說明,高溫本身就是造成食物變壞的原因,天氣越炎熱,細菌繁殖的速度也越快,當食物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以上,即使嚐起來沒有酸臭味,也可能已經腐敗了,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可惜就捨不得丟,吃了恐傷身。

除了溫度之外,食物通常透過2個途徑被病菌污染,邱展賢說,一個是食材本來就有問題,另一個則是環境污染,外出用餐應注意如是否桌面油膩,甚至出現蟑螂、老鼠、蒼蠅等,避免以身涉險;個人也要多注意,包括用餐前有無清潔雙手、是否使用公筷母匙、烤肉有沒有生熟食分開等。

濕紙巾是不少人隨身抗菌小物,卻暗藏越擦越髒風險。邱展賢表示,因為可能只能擦掉看得見的髒汙,但病菌都還留在紙巾上,尤其市售濕紙巾抗菌成分不高,可能沒有抗菌效果外,諾羅病毒等導致腸胃炎病毒,對酒精有一定的抵抗力,仍應用肥皂等產品清潔雙手。

疾管署呼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備餐環境及烹製食物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且食物應注意保存避免於室溫下放置過久且須徹底煮熟再食用,以預防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傳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