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運動更好!控血糖又促循環 醫示警「2時段」出門最危險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微創手術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冬天運動不只能維持體溫,還有助於改善慢性病,但不建議「清晨和傍晚」在戶外運動,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圖/pixabay)

▲微創手術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冬天運動不只能維持體溫,還有助於改善慢性病,但不建議「清晨和傍晚」在戶外運動,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圖/pixabay)

氣溫逐漸下降,冬天運動尤為重要。微創手術重症醫師黃軒提到,在寒冷環境運動,不只有助於維持體溫、提高免疫力,還能改善慢性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另外,冬天運動需注意保暖、熱身、補水、選擇安全運動及時間,避免在清晨和傍晚進行戶外運動。

黃軒在臉書粉專指出,在寒冷的冬天活動身體,能夠有效抵禦低溫,維持體溫穩定,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對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來說,還有助於改善慢性疾病,提升心臟功能、控制血壓、穩定血糖、增強免疫系統,以及預防骨質疏鬆並維持關節靈活。

黃軒提醒,冬天運動好處多,但要特別注意「保暖」,採用分層穿著方法,以便根據運動強度及環境溫度調整衣物,避免過熱或著涼,運動後及時更換汗濕衣服,再來是「熱身」,運動前必須充分熱身,冬天熱身時間延長15到20分鐘,提高肌肉溫度,預防運動傷害。

黃軒進一步說,雖然天氣寒冷,但身體仍會流失水分,運動時應適時補充溫水,建議每15分鐘喝200到300毫升,維持身體水分平衡;「調整運動時間」也很重要,避免在清晨和傍晚等溫度較低的時段進行戶外運動,選擇溫度較適中的時段,最好結伴有照應。

最後是「選擇安全的運動」,例如散步、快走、拉筋、瑜伽或室內運動,如果是慢性疾病患者或老年人,避免劇烈運動,建議以能正常說話,但感到輕微喘氣的程度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