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中心「門診占比不得逾55%」邱泰源:盼回歸急重難罕症與住院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綜合報導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醫學中心門診比例不應太高,但會有配套不讓醫院財務受影響。(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醫學中心門診比例不應太高,但會有配套不讓醫院財務受影響。(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醫院總額分區共管試辦計畫」(分區總額制)今年上路,健保署規定醫學中心門診量占比需低於55%,外界擔憂歲末恐出現拒收潮。除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不會有季末發生「斷頭」的問題外,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1)日表示,希望醫學中心的角色回歸治療急重難罕症與住院,門診部分則由分級醫療承擔,這才是比較健全的醫療體系。

健保署今年推動「醫院總額分區共管試辦計畫」,參考南區過去作法,讓各個醫院都有個別總額,先保障醫院收入不低於今年,未超額部分每點1元,另保障急重症、居家醫療、偏鄉醫療等剛性需求後,超額申報點數分階段打折給付、斷頭,藉此讓總額合理成長管理,也促使大醫院門診減量。其中,規定醫學中心門診量需低於55%,外界擔憂恐出現「醫療人球」、歲末拒收潮。

邱泰源今日出席「健保30永續研討會」活動時受訪表示,為讓健保永續照顧全民,政府一直在推動醫療體系改革,包括建立分級醫療與雙向轉診制,台灣的基層醫療相當專業,政府過去20年努力推動社區醫療群、包含家庭醫師制,希望讓民眾能獲得最即時的照顧,而醫學中心資源應著重於急重難罕症與住院,門診部分則應由分級醫療分擔。

他說,希望民眾有不適時先去找社區週邊信任的家庭醫師,醫學中心理論上應該著重在急重症跟住院,門診則由分級醫療來分擔,如果門診比例太高必須檢討,當然會有適當配套措施,讓醫院在改革過程中不至於財務受影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