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有些民眾聚餐後隔天容易水腫。(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台灣民眾愛吃火鍋,天冷更是聚餐吃鍋日,不過火鍋湯頭款式多容易重鹹、鈉攝取過多,不僅難以控制血壓還會水腫。對此,營養師李婉萍建議民眾可補充水分、高鉀蔬菜當配菜、喝黑豆水薏仁水等方式來排鈉,飯後睡前來點簡單小運動,促進末梢代謝循環。
李婉萍在臉書發文,列出聚餐後想抗水腫的飲食7原則,民眾想快速排鈉,需要更多鉀離子和排尿來幫忙。
●補充水份
一天喝至少2000-4000CC的水
●主食選全榖雜糧類中含鉀類
如燕麥片、南瓜、馬鈴薯、山藥、芋頭、蓮藕
●高鉀蔬菜當配菜
如菠菜、白莧菜、萵苣、空心菜、地瓜葉、金針菇、青花菜、芹菜、韭菜。
料理小秘訣:不要川燙太久,煮越久鈉流失越多。
●下午茶點心
最多1-2湯匙堅果。如乾花生、開心果、腰果、杏仁、黑芝麻
●高鉀水果飯後吃
草莓、奇異果、香蕉、哈密瓜、木瓜、棗子等。助排鈉更助消化代謝。
隔天吃不下想讓腸胃休息,可以將高鉀蔬果打成果菜汁、綠拿鐵。
▲喝黑豆水、無糖綠茶等有助利尿、排鈉。(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排鈉飲品
某些食材泡茶具有利尿排鈉作用,成年人可以善用。像是韓國有名的玉米鬚茶,黑豆水、紅豆水、牛蒡茶、薏仁水、洛神花茶,再來則是利尿的無糖咖啡、無糖綠茶等,都有助將鈉排除。
●運動
活動不足也是導致水腫的原因之一,飯後睡前來點簡單小運動,如可以多走兩站去搭公車,或在睡前抬抬腿、拿被子小枕頭墊高腿部,促進末梢代謝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