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藥水別倒馬桶!食藥署示警「恐汙染水源」 正確3步驟一次看
  • A-
  • A
  • A+

生活中心/許智超報導

食藥署提醒,家中過期或用不到的藥水,不要直接倒入馬桶。(示意圖/資料照)

▲食藥署提醒,家中過期或用不到的藥水,不要直接倒入馬桶。(示意圖/資料照)

許多家庭都會常備醫藥箱,存放各式常用藥品,而過期或是已經用不到的藥水,有些人會直接倒入馬桶或水槽中。對此,食藥署就提醒,這麼做將導致河川汙染,間接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分享藥水丟棄的3步驟,提醒民眾注意。

食藥署在「闢謠專區」分享,家中廢棄藥品,不可直接倒入水槽或沖入馬桶,隨意丟棄不僅會造成河川土壤汙染,間接影響人體健康。

食藥署指出,打算丟棄藥品時,除了特殊藥品如針劑、抗腫瘤藥品、抗生素、荷爾蒙藥品及管制藥品,需要拿回醫院或藥局回收之外,一般居家藥品可透過以下步驟來進行廢棄處理。

食藥署說明,藥水方面分為3步驟「放、倒、丟」,先將吸水物質,如砂土、咖啡渣、貓砂、茶葉、報紙等,放進夾鏈袋或塑膠袋中,接著將藥水倒入袋中後確實密封,而密封袋丟進垃圾袋隨一般垃圾焚化處理,其他藥品包裝或容器則依規定進行回收,若是膠囊、錠劑,則可直接丟進垃圾袋處理。

另外,保存藥品時,應針對不同包裝方式而有相對應的作法,例如常見的PTP包裝(泡殼包裝),是為提供防潮保護,服用時壓取所需的藥量即可,不要讓其他部分的包裝受損;若是藥罐容器,使用後都應該確實地轉緊或蓋緊。

至於診所提供的藥包,撕開藥包後就該將其中的藥品確實服用完畢,尚未需要服用的藥包請避免提前拆開,並可以用夾鏈袋將藥包做密封防潮;使用藥盒者,則建議一次準備最多一周的藥量,並確實將藥盒蓋好。陽光直接照射或是置於溼熱的環境中,會造成藥品的變質,存放時多加留意,才能確保藥品的品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