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心臟病已連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示意圖/pexels)
心臟病已連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僅次於癌症,醫學研究也指出,心血管疾病年齡層正在下降,甚至有不少中壯年人毫無預兆就突發心肌梗塞、猝死。究竟是哪些習慣或因素讓心臟不堪負荷?以下整理出台灣人最常見的5大心臟毛病原因,幫您及早預防、保護心臟健康。
2025年最新版【台灣人心梗5大原因】曝光
1. 愛吃高油高鹽食物:
根據恩主公醫院,台灣人愛吃鹹酥雞、滷肉飯等重口味食物,長期攝取過多的油脂與鈉,會造成血壓升高、血脂上升,進而導致動脈硬化與高血壓,成為心臟病的高危因素。
🔍 關鍵字建議:台灣心臟病、油炸食物危害、高鹽飲食風險
2. 久坐不動:
英國拉夫堡大學和萊斯特大學的研究指出,相較於坐著時間最少的人,久坐者罹患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機率增加147%,死於心血管事件機率增加90%。
🔍 關鍵字建議:久坐危害、缺乏運動心臟病、生活習慣病
3. 睡眠不足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心臟外科醫生Marc Gillinov指出,每晚保持7~8個小時睡眠是保持心臟健康的標誌。若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心血管疾病,例如心梗、高血壓等心臟病風險會明顯上升。
🔍 關鍵字建議:壓力引發心臟病、睡眠不足影響心臟、心律不整原因
4. 抽菸與過量飲酒
醫學期刊The Lancet《刺胳針》指出,香菸中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心跳加速,長期下來導致血壓不穩、動脈受損。美國加州大學Marcus博士的研究也指出,酗酒會增加心臟病發作、心房顫動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風險。
🔍 關鍵字建議:抽菸心臟病、酒精與心臟健康、台灣抽菸率
5. 家族遺傳與慢性病控制不佳
衛福部國健署表示,有心臟病家族史,若再合併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且未積極控制,心臟負荷會迅速惡化,容易在中年或老年時期出現嚴重心血管問題。
🔍 關鍵字建議:心臟病遺傳、三高與心臟病、慢性病控制
▲年輕人若輕忽生活習慣,也可能無預警出現心臟病。(圖/資料照)
【防心梗奪命】現在開始改變,還來得及!
心臟病發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若輕忽健康生活習慣,也可能無預警發病。國健署表示,調整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都是保護心臟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想要活得久、活得好,今天起就開始善待你的心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