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一名OL長期飽受腰痠背痛、膝蓋疼痛困擾,檢查後竟確診為「臀肌失憶症」。(圖/聯新國際醫院授權提供)
上班族長期久坐,身體容易出狀況。一名35歲上班族飽受腰痠背痛、膝蓋疼痛困擾,因而求助於聯新國際醫院復健科朱怡妍主任,檢查發現患者走路時身體會左右搖擺,平躺時無法使力抬臀,確診為「臀肌失憶症」,經治療後狀況明顯改善。朱怡妍也進一步分享,「長時間久坐者、缺乏運動者、使用錯誤運動模式者、孕婦與產後婦女、高齡者」都是臀肌失憶症的高風險對象,另外分享3種坐姿訓練法,幫助久坐族坐著強化臀肌。
朱怡妍提到,一名35歲女性上班族長期腰痠背痛、膝蓋疼痛,趕緊到醫院做檢查,她走路時身體左右搖擺,且軀幹歪斜,平躺在診療床時無法使力抬臀,嘗試收縮臀部肌肉,仍呈現鬆軟狀態,確診為「臀肌失憶症」。臀肌是人體重要的大肌群之一,包含臀大肌、臀中肌與臀小肌,對穩定骨盆、支撐脊椎與下肢有關鍵作用。經常久坐超過30分鐘會導致臀肌缺乏活化,神經肌肉連結逐漸弱化,進而使臀肌進入「休眠狀態」。
朱怡妍指出,臀肌一旦失去應有功能,身體將由下背肌、股二頭肌或髂腰肌等鄰近肌群代償支撐,長期恐導致骨盆前傾、腰痛、膝關節退化等問題,甚至影響整體姿勢穩定與活動力。最終使用超磁場治療儀,以非侵入式方式,透過高強度聚焦式磁場與人體產生交互作用,進而達到促進肌肉收縮,喚醒休眠臀肌恢復正常發力功能,之後再縮短久坐時間,並持續搭配復健運動,患者逐漸擺脫疼痛不適的生活。
朱怡妍提供三種居家檢測法,快速評估臀肌功能,首先是「單腳站立測試」,單腳站立10秒,若骨盆歪斜或腰部左右出現高低差,表示臀中肌啟動不足;再來是「階梯踏步測試」,上樓梯時如身體出現歪斜、腰部左右出現高低差,可能顯示臀肌無法有效參與推進;最後是「單腳臀橋測試」,仰躺做單腳抬臀動作,若感覺腰部用力多於臀部,或無法維持髖膝肩呈一直線,代表臀大肌無法正確出力。
▲自我檢測時,當腰線呈現出歪斜(如白色箭頭所示),恐為臀肌無力症狀。(圖/聯新國際醫院授權提供)
朱怡妍提醒,下列五大族群是臀肌失憶症的高風險對象,應及早預防與注意:
1. 長時間久坐者:如上班族、考生、司機、重度使用電腦及追劇族。
2. 缺乏運動者:平常不運動或活動量低,導致大腦與肌肉的連結變弱。
3. 使用錯誤運動模式者:喜歡健身但動作代償嚴重(例如深蹲是靠大腿前側推動,臀部卻沒出力的人)。喜歡跑步,但髖部活動度差,臀部推進不足的人。
4. 孕婦與產後婦女:懷孕期間因骨盆結構改變,出現骨盆肌肉功能變化導致核心無力,及產後沒有時間做復健,讓臀部力量流失。
5. 高齡者:神經傳導與肌肉招募能力下降,肌肉量流失明顯,特別是久坐、活動量少的長輩。
朱怡妍表示,考量上班或上課的民眾,無法頻繁起身的困擾,提供坐姿訓練法,讓久坐族坐著也能強化臀肌,更強調練習時仍應保持呼吸,需有意識的夾緊屁股才會有效果:
1. 坐姿臀肌夾緊
雙腳踩地,背部打直。用力夾緊臀部肌肉,維持3到5秒後,放鬆。每組15到20下,做3組。
2. 坐姿抬腳+臀肌收縮
單腳離地微抬,同時收縮臀部。左右腳各做15下,每側做3組。
3. 坐姿橋式變化
坐在椅子邊緣,用手扶住椅側,讓肱三頭肌僅輔助支撐。以臀部力量作為發力點,將臀部微微抬起,每組10到15次,做2到3組。
▲三招坐姿訓練法,過程中要有意識控制臀肌為鍛鍊關鍵。(圖/聯新國際醫院授權提供)
除了坐姿訓練,朱怡妍更建議「久坐」民眾,務必設定「震動」或「鈴聲」提醒,養成每30分鐘就站起來的習慣。工作或學習時,改用升降桌進行交替姿勢,增加站立與走動次數。日常可多進行如橋式、蚌殼式、深蹲等功能性訓練,強化核心與骨盆穩定性。臀肌是身體在執行任何動作時的重要動力鏈關鍵,一旦關機,全身都會因代償出狀況。只要從改變久坐習慣開始,搭配正確運動,有效避免臀肌罷工對肌肉系統的慢性傷害,及引發全身健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