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喝錯害血壓飆高!營養師推「3飲品」 護血管、助排鈉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營養師薛曉晶表示,喝水不僅有助於解渴,還能穩定血壓;另外,搭配「黑豆水、綠茶或檸檬水」,也有助於保護血管。(圖/PIXABAY)

▲營養師薛曉晶表示,喝水不僅有助於解渴,還能穩定血壓;另外,搭配「黑豆水、綠茶或檸檬水」,也有助於保護血管。(圖/PIXABAY)

喝了水還是覺得渴,可能是喝水方式不正確。營養師薛曉晶提到,水不只幫助解渴,更是穩定血壓的幫手,但很多人只有在吃飯時飲水,這種「集中式喝水法」會導致短時間內血容量快速增加,血壓瞬間升高,造成頭暈或心悸,正確喝水方式應為「少量多次」。另外,她還推薦3種飲品,不只幫助降血壓,還能保護血管。

薛曉晶在臉書粉專表示,根據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在2024年的研究顯示,每日飲水量達6杯(約1.5公升)以上者,其高血壓風險明顯低於每日只喝1杯(約240毫升)的人,另外,根據《Journal of Clinical and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2019年的研究觀察,女性每日飲水量若低於1.5公升,高血壓風險會明顯增加。

薛曉晶解釋,水能夠稀釋血液、幫助排鈉、促進代謝,間接減輕心臟負擔,但現代人常因工作忙碌,或口渴反應遲鈍,而忽略補水,長期下來血壓悄悄攀升,自己卻渾然不覺,另外,還有很多人一天只在吃飯時喝水,早上空腹、下午加班時,都忘記補充水分。

薛曉晶提醒,「集中式喝水法」會導致短時間內血容量快速增加,使血壓瞬間升高,造成頭暈或心悸,正確喝水方式是「少量多次」,例如每小時喝200毫升,讓身體穩定吸收。此外,《Open Journal of Nursing》2016年的報告顯示,每日至少攝取1.5到2公升的水分,幫助調節血壓、降低高血壓風險。

薛曉晶建議,除了喝水外,也可搭配「黑豆水、綠茶或檸檬水」,黑豆水有助排鈉、對抗水腫與高血壓,而綠茶富含兒茶素,可抗發炎、保護血管,檸檬水則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促進血管彈性與擴張,此外,若想明顯降壓,飲食按照得舒飲食(DASH diet),效果更明顯。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cnpYuegsxw&t=309s
▼「貧血」殺人無形:猝死機率暴增!醫示警是「7大癌」初期症狀:恐害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影片源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