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離職!但不甘心又怕斷炊?醫師揭「職場壓力症候群」5大警訊!
  • A-
  • A
  • A+

健康中心/許雅惠報導

職場壓力長期累積,不僅會影響情緒與睡眠,更可能引發「壓力型高血壓」、「腸胃功能失調」、「焦慮症」等健康問題。圖為立院專題報告(示意圖/中央社)

▲職場壓力長期累積,不僅會影響情緒與睡眠,更可能引發「壓力型高血壓」、「腸胃功能失調」、「焦慮症」等健康問題。圖為立院專題報告(示意圖/中央社)

根據2025年最新健康調查,超過七成上班族自認「每天都有壓力」,其中逾五成表示壓力來自職場環境、人際關係與工作負荷。長期承受職場壓力,不僅會影響情緒與睡眠,更可能引發「壓力型高血壓」、「腸胃功能失調」、「焦慮症」等健康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職場主管過度指派不合理工作、故意孤立或施加過大的心理壓力等,屬於行為上的欺壓,不僅傷害員工的自尊,還可能導致長期處於焦慮和壓力之下,進而影響心理健康。」

職場壓力若未適時調適,恐轉為更嚴重的身心症狀。(示意圖/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職場壓力若未適時調適,恐轉為更嚴重的身心症狀。(示意圖/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職場壓力症候群」5大身心警訊
職場壓力若未適時調適,恐轉為更嚴重的身心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劉宗憲醫師提醒:「如果壓力太大嚴重影響生活,已經出現身心症且超過2週,甚至出現自殺念頭,應求助精神科醫師。」以下5大警訊絕不容忽視:
‧失眠或睡眠品質明顯下降
‧情緒低落、易怒或無力感
‧頻繁頭痛、胃痛或肩頸痠痛
‧工作效率下降,專注力不集中
‧容易感冒、免疫力下降

醫師建議,日常舒壓3招,找回身心平衡
面對無可避免的工作壓力,身心科主治醫師彭祈龍表示:「遇上職場霸凌切勿隱忍,除尋求正常申訴管道外,也可靠運動、唱歌、旅遊等自己興趣紓壓。如果心情低落、失眠持續2週,應就醫尋求協助。」專家建議可從三方面停止內耗且自我調適:
‧規律運動:如快走、瑜珈、游泳,每週三次可明顯減壓
‧分段休息:工作90分鐘後短暫休息,有助提升續航力
‧情緒出口:透過寫日記、與親友傾訴、藝術創作釋放壓力

職場應建立支持性環境與正念文化
除了個人調適,企業文化亦扮演關鍵角色。陽明交大醫學院教授凌憬峯指出:「在高壓環境中,若缺乏陪伴與引導,新進人員或職場新鮮人易陷入無助感。建立正念傾聽與支持性文化,是協助員工調適壓力的重要方式。」企業若能主動建立良好的支持機制,如彈性工時、員工協助方案(EAP)與主管關懷制度,不僅可減輕員工心理負擔,也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與企業向心力。

健康小提醒:上班壓力不是你的錯,重視心理健康是關鍵
職場壓力無所不在,但你不是孤單一人。及早察覺與調適,是守護健康的第一步。請記得,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一樣重要,不妨從今天開始,為自己按下減壓鍵。

更多健康訊息請搜尋【祝你健康】(圖/《祝你健康》提供)

▲更多健康訊息請搜尋【祝你健康】(圖/《祝你健康》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