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新冠確診數翻倍成長「這年齡最驚人」…症狀難辨!4跡象慎防重症
  • A-
  • A
  • A+

圖、文/CTWANT

新一波疫情高峰中,兒少族群確診人數迅速激增,醫師認為與病毒傳播力變強有關,呼籲家長注意孩子不適症狀預防重症。(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新一波疫情高峰中,兒少族群確診人數迅速激增,醫師認為與病毒傳播力變強有關,呼籲家長注意孩子不適症狀預防重症。(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疫情連6周升溫!兒少族群成為這一波新冠確診的重災區,根據疾管署資料,5~9歲、10~19歲確診皆翻倍成長,其中10~19歲就診人數飆升超過120%,相當驚人。醫師告訴CTWANT,這次新冠病毒症狀相當多變,難以辨識,若發現孩子出現以下4症狀,包括發燒退了仍無活力、持續性頭痛、超過12小時無進食排尿、持續昏睡或唇色發白,要趕緊就醫才能避免重症。

2024年夏天爆發一波新冠感染高峰,從5月底掀起一波高峰,接著連5周持續升溫,最後在7月達到頂點,當時單周最高紀錄為就診11.5萬人次。由於民眾對疫情逐漸輕忽,讓今年夏天疫情更早爆發,從4月起就不斷升溫,至今已經連6周確診數上升,疾管署也預估6月達到高峰。

依據疾管署統計數據顯示,近期因新冠就醫的主要族群以5~19歲兒少為主,其中5至9歲就診人數增加101%、10~19歲更飆升超過120%。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分析,可能與病毒進化有關。「以前年輕人的細胞沒有ACE2受體,病毒不容易附著;但現在病毒變強了,年輕人也開始容易被感染。」

醫師認為新一波新冠感染症狀相當多變,難以第一時間確認,呼籲先接種疫苗較能降低重症機率。(圖/報系資料照)

▲醫師認為新一波新冠感染症狀相當多變,難以第一時間確認,呼籲先接種疫苗較能降低重症機率。(圖/報系資料照)

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則提醒注意孩子的症狀。「這一波的新冠表現特別多變,有些症狀和一般感冒、流感、甚至腸胃炎很相似。」顏俊宇說,診間有7、8個月大的寶寶高燒,卻沒有其他明顯症狀;也有小學生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還有幼兒園孩子高燒合併腹痛來就診,但最後他們都確診新冠。

顏俊宇說,多數孩子3~5天內症狀治療就能好轉,但家長需要留意4個可能的重症警訊,一旦發現建議盡快前往大醫院評估與治療。第一,發燒退了,但孩子仍持續精神不佳、喘,或說胸口不舒服。第二,有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肚子痛。第三,超過12小時沒進食或沒解尿。第四,出現抽搐、意識不清、持續昏睡、呼吸困難,或嘴唇顏色發白、發紫。

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指出,最近兒少確診的確增多,應該是社交活動頻繁、群聚機會多,特別是校內接觸等所導致。但好在這一族群染病後的症狀多屬輕症狀,而真正的高風險族群還是年長者、有共病或是免疫功能低下者,除了要接種疫苗之外,外出公共場所時也要戴上口罩、勤洗手,良好的衛生習慣依然是防疫關鍵。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