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熱會變笨!害大腦受傷 醫點名「4種人」是高危險群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極端高溫恐傷腦!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示警,天熱不只容易中暑,還可能影響大腦血流與神經,導致注意力下降、情緒失控。(圖/PIXABAY)

▲極端高溫恐傷腦!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示警,天熱不只容易中暑,還可能影響大腦血流與神經,導致注意力下降、情緒失控。(圖/PIXABAY)

隨著天氣越變越熱,外出除了注意防曬,還得提防「熱壞腦袋」。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極端高溫不只讓人汗流浹背,甚至干擾大腦的血流、神經傳導與化學物質平衡,使人注意力渙散、判斷力下降、情緒失控,潛藏慢性傷害風險,威脅大腦的健康與功能。

黃軒在臉書粉專指出,大腦是最怕熱的器官之一,研究指出,高溫會影響腦部的血流分佈與神經傳導,導致注意力、記憶力與判斷力下降,尤其當身體無法有效散熱,核心體溫上升將擾亂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熱性譫妄(heat delirium)」與認知混亂。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高溫不僅影響神經傳導素的平衡,也會改變腦內多巴胺與血清素濃度,進而提高焦慮與衝動行為的風險,所以當氣溫越高,有些人會變得脾氣暴躁,就是因為不只身體悶熱、心浮氣躁,連情緒都可能失控,增加犯罪與暴力傾向。

長時間暴露於極端高溫,不只造成短暫的頭昏腦脹,也會對認知功能造成影響。一項針對建築工人與外送員的研究發現,在超過攝氏35°C的工作環境下,執行力、反應速度與語言處理能力都顯著下降。還有研究顯示,持續熱暴露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上升有關,推測是熱引發的慢性神經發炎與腦部血管損傷。

另外,4族群最容易被熱傷腦,分別是「老年人」、「幼童」、「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病史者」、「長時間在戶外或密閉空間工作者」,且對熱的耐受性較低,更容易出現神智不清、語無倫次、意識喪失等危險症狀,一定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況。

黃軒提醒,若想讓大腦不被熱壞,夏季應穿透氣衣物,使用冷毛巾敷頸後與額頭,有助於大腦散熱,還要多喝水、少喝酒,因為酒精會擴張血管,增加脫水風險。再者,定時進室內避暑,每小時至少進冷氣房休息10到15分鐘,並避免高溫時段活動,尤其上午11點到下午3點,若出現頭痛、暈眩、講話怪怪的情況,立刻降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