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無糖就沒事?手搖飲配料糖分更多「比加糖恐怖」
  • A-
  • A
  • A+

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醫師提醒,想避免吃糖點「無糖珍奶」,但其實還是會吃下珍珠中的糖分。(示意圖/資料照)

▲醫師提醒,想避免吃糖點「無糖珍奶」,但其實還是會吃下珍珠中的糖分。(示意圖/資料照)

手搖飲配料糖分也很多!日前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發文說明,手搖飲中的配料「其實往往比飲料本身更容易偷藏糖分」例如以澱粉製成的珍珠、芋圓、地瓜圓等,約50公克就能逼近成年人每日糖分建議攝取量,有時添加多樣配料,糖的總量恐已遠遠超過飲料本體。

每天該攝取多少糖才健康?

劉博仁提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一天當中從「添加糖」所攝取的熱量,應低於每日總熱量的10%,「若要獲得更好的健康保護,則建議將比例進一步降低至5%」進一步換算,一般成年人每日的糖攝取量應低於50公克,最好控制在25公克以下「大約相當於5到6顆方糖。」

一杯手搖飲的含糖量可能超標嗎?

關於手搖飲與糖的份量,劉博仁說明,一杯「全糖」的珍珠奶茶,所含的糖就可能「超過60公克」,就算是「半糖」,也大約落在「25到30公克」之間,一杯常見的百香果綠茶或奶綠,也很可能在40公克上下,喝一杯相當於達到,甚至超過每日建議的上限。

哪些手搖飲配料的糖分特別高?

部分人可能會想「喝無糖加配料(如珍珠)」避糖,劉博仁提醒,「那些Q彈滑順的配料,其實往往比飲料本身更容易偷藏糖分。」以珍珠為例,其主要原料是樹薯粉,加工後煮熟再泡入糖水,每50公克的珍珠大約就含有15到25公克的糖。

另外,常見的芋圓、地瓜圓也是以澱粉製成,有時一份糖可達30公克;布丁、蒟蒻、椰果、粉粿等也需注意。劉博仁直言,「看起來平凡無害的配料,其實每一口都伴隨著額外的甜味與糖分」有些飲料加了兩、三種配料,糖的總量可能遠超過飲料本體。

吃進身體的糖分會造成什麼影響?

至於吃進去的糖分去哪了?劉博仁指出,它們進入血液後,轉換為血糖,再由胰島素調控代謝,長期高糖飲食會導致胰島素阻抗、血糖波動異常,「進而導向第二型糖尿病。」另外,高果糖還會直接進入肝臟代謝,促進脂肪合成,增加脂肪肝的風險。糖分也可能造成代謝症候群,高血壓、腹部肥胖等問題。

劉博仁強調,喝含糖飲料並非「今天喝一杯、明天就出問題」,而是在不知不覺的積累中,身體悄悄地走上代謝失衡之路;他自己不反對喝飲料,偶爾也會點一杯,但幾乎只選擇無糖的紅茶或綠茶,「感受茶本身的純淨」。

如何慢慢養成喝無糖的習慣?

要一口氣養成喝無糖的習慣也許不太容易,劉博仁建議,可以選擇減少糖度,從全糖變成半糖、微糖,再到無糖,也可減少配料,從雙料變單料,從珍珠、布丁改成寒天、愛玉,或是每天一杯手搖飲改為每週一杯,「不是戒斷快樂,而是有意識地調整享受的方式」讓自己的身體輕鬆一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