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熱會傷腦!醫揭「5大警訊」別硬撐:多拖1分鐘害腦細胞死光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夏季高溫恐傷腦!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體溫超過40℃,恐引發腦水腫、癲癇、昏迷,甚至留下記憶力下降、專注力差等後遺症。(示意圖/PIXABAY)
夏季高溫恐傷腦!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體溫超過40℃,恐引發腦水腫、癲癇、昏迷,甚至留下記憶力下降、專注力差等後遺症。(示意圖/PIXABAY)

夏天越來越熱,不只皮膚易曬黑,還可能傷腦。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一旦體溫衝到40℃以上,腦部血流與細胞代謝會失控,造成腦水腫、神經傳導錯亂、癲癇、昏迷。此外,中暑患者若腦部受損,康復後仍可能留下記憶力下降、專注力差的後遺症。

黃軒在臉書粉專指出,大腦像是一台超精密的「中央處理器(CPU)」,需穩定的溫度,當體溫衝到40℃以上,腦部血流與細胞代謝會失控,造成「腦水腫」,因腦細胞被熱破壞而出現腫脹,還有「神經傳導錯亂」,例如意識混亂、語無倫次,及「癲癇、昏迷」,嚴重會失去意識。

黃軒提到,臨床研究發現,中暑(Heat stroke)患者若腦部受損,康復後可能留下記憶力下降、專注力差的後遺症。若出現「頭痛欲裂、眼花耳鳴、說話顛三倒四、動作變慢且走路不穩、情緒突然暴躁或恍神」,可能是腦袋熱到當機的警訊,嚴重時會直接昏倒。

黃軒提醒,一旦有人出現中暑狀況,馬上將人移至陰涼或有風的地方,用電風扇散熱,或把冰毛巾敷在腋下、頸部、大腿內側,再者,長時間大量流汗會讓鈉、鉀、鎂流失,可補充運動飲料或電解質水,比白開水更能幫助大腦恢復正常訊號傳導,有研究指出,缺乏電解質會讓神經傳導混亂,加劇腦部損傷。簡言之,護腦重要3步驟是「降溫、補電解質、送急診」,且行動要快,因為多拖1分鐘,腦細胞就多死一片。

黃軒曾指出,長時間暴露於極端高溫,不只造成短暫的頭昏腦脹,也會對認知功能造成影響。一項針對建築工人與外送員的研究發現,在超過攝氏35°C的工作環境下,執行力、反應速度與語言處理能力顯著下降。還有研究顯示,持續熱暴露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上升有關,推測是熱引發的慢性神經發炎與腦部血管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