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視力拉警報?掌握「6大關鍵」守護兒童遠視儲備量!
  • A-
  • A
  • A+

圖、文/義大醫院郭晉良醫師授權、醫健新聞提供

孩童終於開學,不過暑假期間長期沈溺3C產品,加上又開始準備學業功課,近距離用眼時間增加,小心可能埋下視力退化的危險因子,根據國民健康署指出,兒童視力篩檢及矯正指引,六歲前是視力發展關鍵期,三至六歲則是弱視與斜視的治療黃金期,尤其12前孩童若未做好近視管理,更會加速近視度數,因此家長一定要把握時機了解孩童的視力發展,及早矯正,才能避免視力惡化,不過孩子的視力標準該如何判斷?又該怎麼觀察孩子可能有近視跡象呢?就讓醫師為家長們解答!

開學後視力拉警報?掌握「6大關鍵」守護兒童遠視儲備量!(圖/醫健新聞網提供)
開學後視力拉警報?掌握「6大關鍵」守護兒童遠視儲備量!(圖/醫健新聞網提供)

兒童視力標準如何判斷?

兒童視力標準與眼睛、腦部發育息息相關,加上孩子表達能力不同,每個人的視力多少有差異,不過根據衛福部資料指出,仍有一定的度數範圍。

■0~3歲:150至200度遠視度數

■4~6歲:100至200度遠視度數

■國小低年級(7~8歲):100度遠視度數

■國小中、高年級(9~12歲):50度以上遠視度數

你家孩子 近視了嗎?這「5個徵兆」別忽略!(圖/醫健新聞網提供)
你家孩子 近視了嗎?這「5個徵兆」別忽略!(圖/醫健新聞網提供)


如何觀察孩子有無近視跡象?

1.頭痛:近視眼未矯正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頭痛,主要因用眼過度,使眼睛調節視力的肌肉疲勞所引起的症狀。
2.經常揉眼睛:揉眼睛會壓迫眼睛表面角膜,因而出現暫時性提高視力的錯覺。
3.常瞇眼:瞇眼能減少光線散射,同樣有暫時性提高視力的錯覺。
4.需近距離看東西
5.眼睛易發紅或眨眼:過度用眼導致眼睛疲勞,造成眼睛發紅或眨眼現象。

兒童近視如何矯正?

一旦兒童確定近視,應遵循眼科醫師指示,考量孩子適應性及方便性,找到適合的近視控制方式,及早控制兒童視力。

■長效型散瞳劑:散瞳劑能減緩近視度數的加深,不過無法逆轉,治療目的在於讓兒童和青少年眼睛於發育階段,避免近視度數的增加。

■角膜塑型鏡片:屬於特殊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醫師會依據個人角膜弧度、大小等驗配個人角膜塑型片,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根據衛福部法規,年滿9歲孩童就可配戴。

■兒童近視控制日拋鏡片:就是日間就能配戴的軟式隱形眼鏡,藉由延緩眼軸增長達到控制近視加深的速度。

■兒童近視管理鏡片:又稱兒控眼鏡,屬於非侵入性的兒童近視矯正方式,日常活動時就可配戴,並配合其他視力管理方式,不過相較從事戶外活動時較不便利。

關鍵護眼6招,遠離「惡」視力!(圖/醫健新聞網提供)
關鍵護眼6招,遠離「惡」視力!(圖/醫健新聞網提供)


關鍵護眼6招,遠離「惡」視力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僅4分之1的小朋友幾乎天天有戶外活動,5分之1的小朋友每個月戶外活動少於4次,且隨著年齡增長,戶外活動的頻率也逐漸減少,因此國民健康署也呼籲,家長應把握孩童12歲前的「遠視儲備量」,降低近視風險。

■每日戶外活動2至3小時
■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
■未滿2歲孩童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則每日不超過1小時
■看書保持35至45公分距離,光線充足且坐姿正確
■均衡飲食
■每年定期檢查視力1至2次
 

關於兒童近視的3大迷思:

1.父母有近視,孩子近視機率會也提高?

沒錯,許多文獻報告指出,雙親都有高度近視,孩子也較容易近視。不過近視雖與遺傳因子有關係,後天環境的影響更大,包括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缺乏戶外活動等因素,都會埋下近視的危險因子。

2.使用3C產品容易近視?

3C產品是否是近視的元兇,其實,不全然正確,真正影響視力的關鍵在於錯誤的用眼方式,像使用3C產品超過2小時、近距離用眼或錯誤姿勢使用3C產品等,才會埋下近視的危險因子。

3.視力1.0代表沒近視?

視力1.0還是可能有屈光不正的可能性,因裸視1.0還是可能有遠視、近視、散光等其他問題,因此仍要赴眼科專科醫師進行精確的檢查,接受散瞳驗光,才能驗出真正的原始度數。

郭晉良醫師表示,3C產品使用增加以及課業壓力,都使得近年來兒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一旦近視,不僅不可逆,也會影響後續視力健康的問題,因此如何養成正確用眼習慣,減少近視的危險因子,成了家長與孩子間的重要課題,及早建立護眼好習慣,守護孩子遠視儲備量,才能真正減少近視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