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牛奶仍骨鬆!醫揭「4吃法」存骨本:強化鈣吸收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骨科醫師陳鈺泓提到,勤喝牛奶也可能補不到鈣,建議分次攝取、避開高草酸食物、少喝咖啡,晚間補鈣,有助於鈣質吸收。(示意圖/PIXABAY)
骨科醫師陳鈺泓提到,勤喝牛奶也可能補不到鈣,建議分次攝取、避開高草酸食物、少喝咖啡,晚間補鈣,有助於鈣質吸收。(示意圖/PIXABAY)

有些人勤喝牛奶補鈣,骨密度還是偏低,可能是吃錯方法。骨科醫師陳鈺泓提到,鈣質攝取「量」固然重要,但「吸收率」更是關鍵,若想強化鈣吸收,建議「分次攝取」、「避開高草酸、高植酸食物」、「咖啡別喝太多」、「晚上補鈣,修復與重建的時間更佳」,有助於養好骨本。

陳鈺泓在臉書粉專表示,不少患者常問「我每天都有喝牛奶,為什麼骨密度還是偏低?」其實,不只鈣質攝取「量」重要,「吸收率」也是關鍵,如果補錯時間、吃錯東西,甚至搭配錯誤,都可能導致鈣質流失,仍舊難以存骨本與預防骨質疏鬆。

陳鈺泓指出,若想強化鈣吸收,建議「分次攝取」,腸道一次能吸收的鈣有限,最好分成早、中、晚三餐補充,不僅吸收率更高,也較不會造成身體負擔。食物可以選擇「豆製品類」,例如傳統豆腐、豆干、毛豆,豆製品含鈣又富含蛋白質,是植物性飲食者補鈣的好選擇。

再者是「避開高草酸、高植酸食物」,高纖蔬菜(如菠菜)與未處理的穀豆類,含有草酸與植酸,容易與鈣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建議補鈣時段,盡量避開燕麥片、糙米、菠菜沙拉等高植酸類食物,隔一餐再吃即可,可以搭配魚乾、海藻類。

還有「咖啡別喝太多」,過量咖啡因會加速鈣質排出,建議每天咖啡因不超過300至400mg(約2杯中杯咖啡)。另外,避免在正餐後立刻喝咖啡、奶茶或濃茶,可能影響鈣質吸收效率。而牛奶、優格、起司都有助於補鈣,若乳糖不耐,可選擇低乳糖或加鈣植物奶。

最後是「晚上補鈣更適合」,晚間是骨骼修復與重建的時間,建議晚餐後或睡前1小時,補充鈣質食物,並搭配維生素D(如鮭魚、雞蛋、適度曬太陽)幫助吸收。飲食上可選擇種子堅果類,例如黑芝麻、杏仁、奇亞籽,有助於脂溶性營養(如維生素D、K)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