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保護大腦除了運動、均衡飲食,「唱歌」也能延緩腦部退化。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研究發現,每週3次、每次30分鐘的歌唱活動,在短短幾週後,簡短智能測驗與生活滿意度的分數明顯上升,比單純聽音樂更有用,無論健康長者、失智症患者都有效。
張家銘在臉書粉專提到,根據2025年《Brain Sciences》期刊研究,規律唱歌能延緩腦部退化。每週3次、每次30分鐘的歌唱活動,簡短智能測驗和生活滿意度的分數明顯上升,表示「每週至少1次以上、持續數個月」的歌唱活動,就能在半年到兩年的期間,看見可量化的認知與腦部結構改善。
張家銘指出,對於健康長者來說,每周至少一次60分鐘的正式合唱練習,或每天10至20分鐘的規律唱歌,都有延緩腦部退化的效果,而對失智症患者,每周2到3次、每次30分鐘的熟悉歌曲演唱,是多數研究證實能提升簡短智能測驗分數的有效方式。
張家銘解釋,唱歌能活化連結頂葉與額葉的背側路徑,及連結顳葉與額葉的腹側路徑,讓大腦在旋律中全方位運動。民眾平時可以嘗試,讓唱歌成為日常保養,每天唱10到20分鐘,比偶爾唱很久更有效。對長輩或失智症患者,選擇熟悉的老歌特別重要,旋律幫助喚起回憶和情感,增加安全感,若體力允許,加入社區合唱團更加分,除了腦部刺激,還能減少孤單和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