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晚上11時!「這時間」上床最養生 晚一點就容易心梗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研究發現,每天晚上10時~凌晨2時是身體組織修復最重要的時刻,在此時段睡眠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示意圖/Pexels)
研究發現,每天晚上10時~凌晨2時是身體組織修復最重要的時刻,在此時段睡眠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示意圖/Pexels)

 

睡眠攸關健康。醫師張適恆表示,研究發現,每天晚上10時~凌晨2時是身體組織修復最重要的時刻,在此時段睡眠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另有研究發現,若只是將入睡時間延後一小時,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12%;若半夜12時後才上床睡覺,風險更高,可達25%。

人在睡眠時,大腦的「腦淋巴系統」會藉由讓腦脊髓液流進腦組織,沖洗掉白天用腦而產生的代謝毒物,以利隔天的大腦運作。急診科醫師張適恆在其YouTube表示,現代人經常熬夜,捨不得上床睡覺,但其實此舉嚴重危害健康。

他表示,研究發現,每天晚上10時至隔天凌晨2時,是身體組織修復的黃金時間。在此時間處於睡眠狀態者,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因此,有三高或體型肥胖的人,一定要在這時間內處於睡眠狀態。

他表示,2023年一項根據英國生物庫的分析指出,晚上10時~11時入睡者的心臟病風險最低。「而且,即使是小小的熬夜,也就是拖到11~12時入睡,心臟病風險都會增加12%。若上床時間在晚上12時後,風險更高,可達25%。

張適恆並表示,人體睡眠周期中的深層睡眠,即慢波睡眠,是大腦皮質真正放鬆、也是身體修復機制被喚醒的時刻,因此民眾務必要讓自己的深層睡眠達一定時數。以他自己而言,過去因工作忙碌,深層睡眠時間非常短,之後慢慢調整後,已大幅增加20%。他個人採取的方式為有意識地計算每天飲用的咖啡因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