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脂食物=變胖!醫破「健康餐」迷思:一堆OL錯了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表示,外食族可就近在自助餐店選用多種原型蔬菜,並且白飯減量,就可獲得健康飲食的成效。(圖/資料照)
醫師表示,外食族可就近在自助餐店選用多種原型蔬菜,並且白飯減量,就可獲得健康飲食的成效。(圖/資料照)

 

現代人努力對抗肥胖,標榜低脂的健康餐頗受歡迎,但醫師黃軒表示,低脂食物通常高糖、高澱粉,為了增加口感,業者會在其中添加糖分,民眾以為在減脂,其實在增糖。醫師李思賢也表示,外食族可就近在自助餐店選用多種原型蔬菜、白飯減量,就可以低價獲取健康飲食的效果。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粉專表示,有時候,人自認沒吃很多,但體重卻仍居高不下,肥胖未必是嘴巴的錯,而是被「生活」設了一堆小陷阱,其中一項就是「低脂食物的迷思」。

黃軒表示,低脂食物通常高糖、高澱粉,為了讓味道不難吃,餐飲業者會在食物中添加一堆糖,導致外食族在不知不覺中吃進過多的添加糖,以為自己在減脂,其實在增糖。

他表示,根據美國資料庫比對,同款食品的「低脂/無脂」版本,平均含糖量往往以全脂版本更高,長期高糖攝取與多種代謝疾病密切相關。因此,吃低脂食物,不等於更健康。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也其臉書表示,市面上所謂的低脂食物有時未必健康,因為低脂食物常須補充其他營養素,常出現的就是碳水化合物。

李思賢並表示,脂肪對人體非常重要,大腦60%是脂肪,神經每個細胞都需要脂肪,因此,健康的脂肪對人體極其重要,市售的「健康餐盒」常主打雞胸肉,雞胸肉會使整個餐盒的油脂含量過少。他建議,民眾不妨去一般便當店,多點用原型蔬菜,並請店家減少白飯量,「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