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從沒忘記過「歹丸」!仁醫羅慧夫病逝後 妻女接續每年寄卡片回台
  • A-
  • A
  • A+

記者張雅筑/台灣-美國報導

已故羅慧夫醫師,在1959年以宣教士醫師身分帶著家人從美國來到台灣,在這片土地貢獻長達40年。(資料照/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已故羅慧夫醫師,在1959年以宣教士醫師身分帶著家人從美國來到台灣,在這片土地貢獻長達40年。(資料照/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來自美國的已故羅慧夫醫師,在1959年輾轉收到一封來自台灣馬偕醫院院長夏禮文(Clarence Holleman)徵求宣教士的來信,經過幾個月的書信往來,讓他決定帶著家人搭上「京士威爾」的挪威籍貨船到台灣。這一待就是40年,羅慧夫醫師為台灣醫療創下許多第一,更正面影響我國的醫療發展。但最讓人動容的是,即便羅慧夫醫師已不在了,但每年她的妻女都會寫感恩卡片寄回台灣,小兒子德克(Dirck)更是固定每年回台兩次。

1959年以宣教士醫師身分帶著家人從美國來到台灣的已故「台灣整形外科之父」羅慧夫醫師,他在台行醫長達40年,這期間對我國的醫療貢獻相當大,甚至創下許多第一,包括:成立第一個加護病房、燒燙傷中心、自殺防治中心、唇腭裂顱顏中心和小兒麻痺重建機構等,他的醫術和態度不僅幫助了許多患者,更影響了我國後續的醫療發展。許多曾接觸過羅慧夫醫師的醫療人員、患者或患者家屬,談及與他的互動,都會習慣性地稱呼他為「羅爺爺」,因為明明是名美國人,但說起台語卻十分流利,對待患者和家屬也都很有耐心,對於醫療團對則是嚴格但謙虛不居功。

在1999年11月9日在長庚醫院為一名唇腭裂男嬰進行修補手術後,羅慧夫醫師正式從長庚醫院退休回美國,但他仍持續到偏鄉或醫療落後地區參與義診和醫療教學。對羅慧夫來說,台灣就是他的家鄉,近日基金會公關黃柏儒向記者分享一件相當溫馨感人的小故事,他拿出數張卡片表示:「羅爺爺從離開台灣後,每年都有寫信給基金會的習慣,後來他離開後,就由羅奶奶和女兒Nancy繼續每年寫卡片寄回台灣。」

1999年羅慧夫退休回到美國,但仍不時回台,該照片為羅爺爺和羅奶奶於2011年到基金會拜訪夥伴們,離開前還開心比YA。(資料照/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1999年羅慧夫退休回到美國,但仍不時回台,該照片為羅爺爺和羅奶奶於2011年到基金會拜訪夥伴們,離開前還開心比YA。(資料照/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每年大概在感恩節前後,台灣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都會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祝福卡片,公關黃柏儒感性表示,雖然自己到基金會服務才短短3、4年左右,但進一步和「前輩」們瞭解後發現,羅爺爺離開台灣後,仍非常惦記台灣的一切,每年都會固定寫信給基金會,後來羅爺爺過世後,羅奶奶和女兒Nancy就接棒這個習慣,至今已經持續25年左右。

從羅慧夫醫師離開台灣後,每年都會寫信給基金會,他過世後,就由羅奶奶和女兒延續下去。(圖/基金會授權提供)

▲從羅慧夫醫師離開台灣後,每年都會寫信給基金會,他過世後,就由羅奶奶和女兒延續下去。(圖/基金會授權提供)

不論是對已故羅慧夫醫師還是他的家人們,台灣早已是他們心中的家鄉,甚至他們都自覺是「歹丸郎」。日前小兒子德克(Dirck)也返台回味美食和老友敘舊,甚至在回台灣的隔天就恰巧遇上基金會的展覽,看到父親的照片還驚訝地說:「我爸怎麼在這!」踏進去後才知道,原來是基金會舉辦的展覽,工作人員得知他的身分後都不禁起雞皮疙瘩,雙方都感動不已。德克表示,台灣對他們一家來說有很大的意義,自己每年都會回台兩次,他幽默地說,自己的屁股上有張金色貼紙,上面寫著產地:「Made in Taiwan」。

▲已故羅慧夫小兒子德克(Dirck)部分受訪影片。(影片來自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今年11月初,德克(Dirck)回到台灣旅遊和朋友們敘舊,沒想到剛抵達台灣隔天下午,和友人吃完午餐閒逛,碰巧遇到羅慧夫基金會的展覽。(資料照/記者張雅筑攝)

▲今年11月初,德克(Dirck)回到台灣旅遊和朋友們敘舊,沒想到剛抵達台灣隔天下午,和友人吃完午餐閒逛,碰巧遇到羅慧夫基金會的展覽。(資料照/記者張雅筑攝)

✎《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年線上展覽:https://beauty.nncf.org

✎了解更多&支持唇腭裂、顱顏缺陷患者:https://neti.cc/Y7q450e;愛心專線:02-2719040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