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小時」最常猝死!重症醫:有3症狀要馬上求救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黃軒表示,冬天易心血管疾病發作,最常發生於早上6~10時之間。((圖/翻攝自pixabay)

▲醫師黃軒表示,冬天易心血管疾病發作,最常發生於早上6~10時之間。((圖/翻攝自pixabay)

近來天冷傳出許多猝死事件。醫師黃軒表示,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發作時期,尤其是在家中,7成猝死的地方都是家中(臥室、浴室和客廳),也常發生在早上6~10時之間。他提供「慢慢起床、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温差刺激、起床後的暖身措施,「一旦有胸悶、頭暈、心悸等症狀,應立即休息並尋求醫療幫助。」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7成猝死的地方都是家中(臥室、浴室和客廳),也常常發生在早上的6~10時之間。原因是因為一般人外出會做好禦寒工作,在家中則容易放鬆,若忽然的冷熱交替會導致血管劇烈收縮,再加上清晨低溫,除了加劇血管痙攣,也使血液黏稠度升高,人就可能因此在家中猝死。

他整理數項寒冬起床的建議,希望能幫助高風險人群,度過寒冷的早晨。

1. 慢慢「開機」起床:

A. 人醒來後,先在床上躺30秒,再坐起30秒,最後緩慢下床。

B. 按摩暖身。冬天起床時,在被窩中進行簡單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減少突發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C. 伸展暖身,即起床前進行簡單的床上伸展運動,不只促進血液循環,還幫助身體適應環境溫度。

2. 保暖措施:

起床後立即穿上保暖衣物,特別是帽、襪、手套,避免冷空氣直接刺激身體。方式可為睡前準備,將第二天早晨要穿的衣物放在床邊,起床後立即穿上。此外應採多層次穿衣法,以根據溫度變化,隨時增減衣物。

3. 避免溫差刺激:

從溫暖的室內到戶外時,應逐步適應溫差,避免直接暴露在寒冷環境中。他建議室內溫度維持20~24°C,特別是在清晨和夜晚,這是公認的健康範圍。夜間睡眠時室溫不宜低於18°C。

4. 起床後的暖身措施:

喝溫水:起床後喝杯溫水可提升體溫,促進血循。另外,冬季晨練建議在上午10時後或氣溫回升時進行。至於早上的盥洗,應避免起床就用冷水洗臉、刷牙,而是應先讓身體逐漸回暖。

5. 規律作息:

保持規律作息,除了充足睡眠外,也要能調節情緒,因為天冷易讓人情緒低落,可透過聽音樂、與家人交流等方式保持愉快心情。

6. 監測健康狀況:

定期量血壓,並關注身體信號,若出現胸悶、頭暈、心悸等症狀,應立即休息並尋求醫療幫助,「不要不好意思叫醒旁人起床救你的命。」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TbtGJ47jU

▼【祝你健康】天冷更致命!心臟醫曝「久站、久坐」恐猝死:「深靜脈血栓」害「肺栓塞」胸悶、呼吸困難、咳血!醫示警:搭飛機更易發生!(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