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飲食=養生?答案超驚悚!醫:「1類蛋白質」害短命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近來流行高蛋白低碳水飲食法。(示意圖/資料照)

▲近來流行高蛋白低碳水飲食法。(示意圖/資料照)

近來流行高蛋白低碳水飲食法,但醫師李思賢表示,近期小鼠研究顯示,高蛋白、低碳水的飲食會伴隨壽命的縮短,與各種老化指標的惡化。動物性蛋白如紅肉、乳製品、清蛋白,雖會促進細胞生長,但也可能抑制修復系統、增加氧化壓力與DNA損傷。此外,「像乳清這類吸收迅速、富含BCAA(支鏈胺基酸)的蛋白質,在長期下可能對基因表現系統造成不小壓力。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其臉書表示,長基因轉錄退化(GLTD)是老化研究中的一個新焦點。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加,越長的基因越容易出現表現下降,尤其在人類、老鼠等生物體內都觀察到類似現象。這種情況被認為與DNA損傷有關。

他表示,近期小鼠研究顯示,高蛋白、低碳水的飲食會加劇GLTD,使長基因表現更明顯地下滑,並伴隨壽命縮短和各種老化指標惡化。

乳清吸收迅速 長期可能對基因表現系統造成壓力

李思賢表示,蛋白質的來源與成分似乎也會影響GLTD的程度。動物性蛋白如紅肉、乳製品、乳清蛋白,富含支鏈胺基酸(BCAA)與甲硫胺酸,這些胺基酸會促進細胞生長,但也可能抑制修復系統、增加氧化壓力與DNA損傷。

研究發現,只要把BCAA提高一倍,小鼠的壽命就會縮短。這代表像乳清這類吸收迅速、富含BCAA的蛋白質,長期可能對基因表現系統造成不小的壓力。

他表示,相比之下,植物性蛋白可能對GLTD的影響較小。植物蛋白中的胺基酸組成與動物蛋白不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將部分動物蛋白以植物蛋白替代,有助降低總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