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差很多!衛福部揭「麻疹vs蕁麻疹」大不同:發燒vs很癢
  • A-
  • A
  • A+

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蕁麻疹發生時,會讓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浮腫、搔癢難耐。(圖/資料照)

▲蕁麻疹發生時,會讓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浮腫、搔癢難耐。(圖/資料照)

日前中部某醫院發生麻疹院內感染事件,衛福部疾管署7日再公布新增4例確診,隨著疫情升溫,麻疹議題引發討論,例如「麻疹與蕁麻疹」的差別,據衛福部過去的資料,麻疹是由病毒引起,染上後會有發燒、鼻炎等症狀,接著出現紅疹;蕁麻疹則是引起原因眾多,可能是太熱、內分泌問題等,皮膚會出現「非常癢的」塊狀浮腫,急性蕁麻疹通常是數天到一、兩個星期就會消失。

國內麻疹近期出現醫院群聚疫情,先前疾管署曾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民眾不可輕忽,目前麻疹疫情已成為熱門話題,先前網路上曾有「麻疹與蕁麻疹有何不同?」的相關討論,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麻疹與「蕁」麻疹差一個字,兩者的引發原因、症狀卻大不相同。

染上麻疹後會先出現發燒、結膜炎(不一定都會有)等症狀。(圖/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臉書)

▲染上麻疹後會先出現發燒、結膜炎(不一定都會有)等症狀。(圖/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臉書)

先前疾管署發文說明麻疹的特性,它是由感染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屬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前驅症狀包括發燒、鼻炎、結膜炎(畏光、流眼淚、眼睛發紅)、咳嗽等;在前驅症狀3到4天後會出現紅疹。麻疹可藉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傳染。

蕁麻疹方面,據衛福部屏東醫院的資料,引起蕁麻疹的原因眾多,可能是吃到海鮮等食物、鼻竇炎等感染、搔抓或溫度等物理壓力、吸入花粉等刺激物、內分泌問題等;症狀為皮膚出現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但「非常癢的」塊狀浮腫,可能出現一段時間後就消失,若超過6個星期以上,則稱為慢性蕁麻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