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提到,水煮不一定健康,例如蔬菜若用水煮料理,可能造成水溶性營養素流失。(圖/pixabay)
許多人認為水煮很健康,不過每種食材適合的烹飪方法都不同,用對方法才能鎖住營養。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指出,水煮蔬菜會造成水溶性營養素流失,而且長期食用,可能導致健康油脂攝取不足,影響荷爾蒙平衡,此外,以營養保留度來看,凍乾食物最佳。
傅裕翔在臉書粉專提到,常見料理方式分別為「凍乾、舒肥、壓力鍋、水煮、長時間燉煮、高溫油炸或烘烤」,凍乾是目前能最大保留營養的技術,大多應用在蔬果點心,低溫冷凍將食材脫水。研究指出,此技術能完整保留蛋白質、維生素B群、C,保留率超過95%,且無額外脂肪吸收,不過缺點是口感較乾脆,更適合做點心。
再來是「舒肥」,低溫烹調(55到65°C)能保留更多蛋白質、維生素 B 群和礦物質,不過烹調時間長,至少1小時,甚至到2小時,而且風味較單一;還有「壓力鍋」,短時間高溫烹煮,減少維生素流失,蛋白質吸收率高,不過部分熱敏性營養素(例如維生素 C)仍會流失,建議湯和肉一起吃營養更佳。
「水煮」的優點是低油、低脂,適合減脂、有助於控制熱量,不過水溶性營養素會隨水流失,蔬菜的維生素B群流失約40%,維生素C流失達70%,建議喝點湯可減少營養流失,此外,若長期只吃水煮,可能導致健康油脂攝取不足,甚至影響荷爾蒙平衡。
「長時間燉煮」使湯品保留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不過研究發現,燉肉品時,維生素B群流失達50%以上,而大部分蛋白質仍有85%保留於肉內,以喝湯補體力功效較差,此外,長時間熬煮會釋放較多普林,痛風患者需注意;最後是「高溫油炸或烘烤」,口感酥脆、風味濃郁,不過高溫下蛋白質、澱粉變性,會產生異環胺、丙烯醯胺(已被WHO列為2A類致癌物),和大腸癌、乳癌風險相關,吸油量高,熱量增加。
傅裕翔表示,若想保留最多營養,應採用舒肥、壓力鍋、凍乾技術,低脂飲食則是水煮,炸物、長時間燉煮,偶爾享受即可。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jXaoq-jk88&t=199s
▼【祝你健康】台中新光三越氣爆!醫最怕「震裂肺」重症傷患:"肺泡塌"跟時間搶命 ! 呼籲輕傷不要掛急診!民眾怒轟:沒聽到疏散廣播!(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