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對於男童的包皮知識,不少爸媽搞不清楚。(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健康教育概念並非所有家長都懂,且有時難以啟齒。有泌尿科醫師分享臨床經驗,一名家長急忙帶著幼兒就醫詢問,幫4歲的兒子洗澡,結果一推開「包皮跑出一堆白白黏稠的東西,是不是化膿了啊?」經解釋這只是正常的包皮垢、清乾淨就好了,才讓媽媽鬆一口氣。
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過去常常以為,爸爸媽媽,尤其是爸爸,甚至是兩三個兒子的夫妻,或者是爺爺奶奶,應該要對小孩包皮的問題有概念才對,半實際上在門診,讓他恍然大悟,原來並不是這麼回事。
他臨床上曾遇過以下案例:
媽媽說: 「醫師,我五歲的兒子尿尿會痛,包皮紅紅的,可以幫她看一下嗎?」
呂醫師: 「好啊,請問他平常包皮能夠推的開嗎,龜頭有沒有露出來?」
媽媽說: 「推得開阿,洗澡時都有推開來洗。」
呂謹亨說,他幫小孩檢查的時候,發現包皮確實紅腫發炎,但,是嚴重的包莖,包皮開口只有一個小洞,完全推不開。拿正常推開的照片給爸媽看時,他們才恍然大悟。他說,此時除了再三衛教家長之外,都會暗示請爸爸也來檢查一下,是不是包莖。
另一個案例則是一名媽媽說: 「醫師,我幫四歲的兒子洗澡,結果今天一推開,包皮跑出一堆白白黏稠的東西,是不是化膿了阿?」他檢查完跟媽媽解釋:這只是正常的包皮垢,清乾淨就好了,不用擔心。
呂謹亨解釋,包皮垢(smegma)有的會呈現橢圓形腫塊,加上此時包皮較薄,乍看之下被誤以為是腫瘤,其實是包皮內層腺體分泌物,只要之後包皮慢慢自然退下,包皮垢就會自然跑出來。
他說,其實每個男嬰出生都是包莖,這個時期的清洗只要陰莖外部清潔即可,不用刻意把包皮翻開清洗。因為此時包皮跟龜頭之間是無菌的,硬把包皮反開反而會讓細菌跑進去,造成感染發炎。包皮垢是包皮跟龜頭之間的分泌物,有潤滑的效果,其實,男嬰一出生就開始會勃起,勃起的過程包皮龜頭也會慢慢被分開。
▲醫師表示,嬰兒時期只要清洗陰莖外部即可,不用刻意翻開包皮清洗。(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而在推開包皮的時間點上,大約在國小一年級時,大部分小男生都能「自行」推開包皮清洗,所以小一體檢會強調「有無包皮異常?」。呂謹亨說,如果6歲以上還是包莖而且有反覆感染發炎,塗藥膏也推不開的話,最好是能夠等可以打局部麻醉,打針不會動來動去時,再割包皮,除非嚴重反覆感染發炎,就必須盡快割包皮了。
呂謹亨也分享如何推包皮:首先,推開包皮的時候,要從皮的外側去推,不要從正中央擠壓龜頭。如果包皮開口過小,用拇指和食指,輕捏著頭頭的後方,將包皮輕輕推到底,將藥膏或凡士林抹在包皮開口,把包皮向後輕推,如果會有點痛就停止。重複至少10下。每天持續慢慢增加力道,要把包皮開口慢慢「撐開」的感覺。如果推得開,一個月就會有效果,如果持續兩個月還是推不開,那就需要來找泌尿科醫師割包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