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葉菜類!研究曝「它」抗癌達45%:常吃真的有效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張適恆表示,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吃較多蕈菇類的癌症患者,癌症復發率低於其他患者45%。(圖/Pixabay)

▲醫師張適恆表示,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吃較多蕈菇類的癌症患者,癌症復發率低於其他患者45%。(圖/Pixabay)

蔬菜健康效益為人所知,一般認為,生食的效益尤佳,但醫師張適恆表示,有4種蔬菜熟食的健康效益更高,例如蕈菇類,因其富含可抗癌的「麥角硫因」,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每天吃較多蕈菇類的癌症患者,癌症復發率低於其他患者45%,顯示其強大的健康效益。

急診科醫師張適恆在其YouTube頻道表示,大部分的蔬菜經過烹調後,不少營養素會流失,但他建議,4種蔬菜煮熟後更適合食用,例如蕈菇類,「因為蕈菇類上常附著細菌,烹調可徹底滅菌。」

他並表示,美國賓州州立大學一項針對約2萬名癌症患者調查後發現,吃較多蕈菇類的癌症患者,比起其他患者,癌症復發率可降低45%。另一項美國小型研究發現,攝護腺癌患者若每天食用蕈菇類,1/3患者可明顯控制病情,其攝護腺特定抗原(PSA,可偵測攝護腺癌)不再上升。

針對蕈菇類能防癌、抗癌的原因,張適恆表示,是因為蕈菇內含麥角硫因物質,它是一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胺基酸,可抗氧化、抗發炎。不想食用蕈菇類的人,也可食用發酵類或黑豆,也可攝取到少量的麥角硫因。

他表示,實驗室發現,麥角硫因對於大腸癌細胞具有毒性,可讓癌細胞的粒線體失去功能,阻斷其能量供給,進而消滅癌細胞。人體實驗發現,正在接受化療的大腸癌患者其血液中有高濃度的麥角硫因,較不易出現化療導致的手腳麻痛,也就是麥角硫因能避免週邊神經病變的症狀。

此外,蕈菇類還含有硒元素、維生素D2,其中,硒元素可改善人體的代謝機能,調節免疫功能。他表示,研究發現,體內硒含量高的人,癌症風險降低22%。「維生素D2是維生素D的另一種形式,適合平常日曬不多,及少吃動物性食品致維生素D3不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