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張適恆表示,菠菜是一種營養密度極高的蔬菜,研究發現,大量食用可降低10%的大腸癌發生率。(圖/Pixabay)
一般常提到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高營養價值,但醫師張適恆表示,菠菜也是一種營養密度很高的蔬菜,內含多種維生素,如A、B群、β-胡蘿蔔素,及鈣、鐵等礦物質,且研究發現,大量食用菠菜可降低10%大腸癌的風險。「不過,因菠菜內含大量草酸,需透過烹煮過程消除。」所以,民眾應將菠菜趕快煮起來、吃起來。
急診科醫師張適恆在其YT頻道中表示,一般民眾吃菠菜時,會煮熟後食用,不過,菠菜苗生吃的口感不錯,且能吸收維生素C、葉酸、核黃素(B2)等維生素B群,「但是,煮熟後可攝取更多的維生素A、E、β-胡蘿蔔素及鈣、鐵、鋅。」更重要的是,烹煮可去除掉菠菜的草酸。
張適恆表示,草酸是一種抗營養因子,俗稱抗營養素,也就是,會妨礙人體吸收營養的物質。由於草酸會結合人體中的鈣、鐵,導致人體無法吸收鈣、鐵,而不利人體健康,因此菠菜應煮熟後再食用。
此外,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曾表示,草酸已被證實會明顯傷害腎臟功能,因此民眾應食用煮熟後的菠菜。
張適恆並表示,根據2023年倫敦大學針對7萬人所做的研究,吃較多菠菜這類高營養密度綠色蔬菜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可減少10%,此效益在男性尤其明顯,「因此,民眾應該將菠菜煮起來、吃起來。」'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Gkg2sOLE0&t=195s
▼驚!超過「40歲」半數都得"白內障"眼科醫曝「超殘酷真相」:活得夠久必得!分析"白內障手術"利弊風險、"人工水晶體"該如何挑選!(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驚!超過「40歲」半數都得"白內障"眼科醫曝「超殘酷真相」:活得夠久必得!分析"白內障手術"利弊風險、"人工水晶體"該如何挑選!(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