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張明志每天早晨會與妻子一起練太極拳。(圖/張明志提供)
今年72歲的醫師張明志,行醫至今已經46年,卻精神瞿鑠,外觀更比同齡者年輕近15歲!談及養生方式,他笑說,就是「簡單飲食、練太極拳、作息正常。」如今的他健檢報告除了血糖略高外,無其他慢性病問題。除了在馬偕、新光等醫學中心擔任血液腫瘤科醫師外,他也是健保署的癌症專家委員。
行醫46年的張明志,對待病人的態度溫煦,語速不疾不徐,論理有據,思維敏捷,用詞之精準,令人折服。他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他的養生方式十分簡單,「就食物而言,近10年來,我中餐都吃池上便當,而且都選招牌飯!」他笑說,招牌飯有飯有菜,營養均衡。
每天都吃一樣的便當,不會膩嗎?他笑說,「怎麼會膩?有人提供健康、新鮮的食材,就讓我相當感恩了!」健康是他對食物的要求,而對生活的感恩心態,更讓他總是微笑處世,以歡喜態度看待周遭。
張明志說,「不餓不吃、每餐7分飽」是他的飲食習慣。不同於一般人可能會因焦慮進食,他不會因為嘴饞而進食。即使走進「吃到飽」餐廳,他也只吃自己所需的份量。旁人覺得此舉不划算,但他覺得,與其增加身體的負擔,「讓店家賺一些也無妨。」
不過他也坦言,由於難以拒絕周遭人餵食的甜點,因而血糖略高,其糖化血色素為6.0%,高於正常值上限的5.6%。
至於運動,他每天早晨與妻子在公園打太極拳、練氣功,合計一個多小時,「太極拳、氣功不只是有氧運動,其實也含無氧的肌力運動。」每個蹲下、起身都是阻力運動,他列舉,單鞭下勢、迴轉等動作都用到核心肌群,每天1個多小時的運動讓他氣血通暢,活力滿滿。
除了上述的晨運,張明志每週會與朋友打2個小時的桌球,「雖然年逾七十,不那麼計較輸贏,但人對競賽型活動難免有獲勝之心。」他笑呵呵地說道。
至於作息,他表示,早睡早起真的身體好!固定作息能保持人體的節律,是CP值極高的養生原則,「能做到這點,身體就不會太差了。」他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