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倪祥去年以《大家都來看你了》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倪祥日前以詼諧的手法透過放大、轉化家人囤積的生活物件、藥品與照護器材,重新組構出一個充滿情感張力的長照現場,除了生活物品外,還特別做了一艘「墓碑快艇」拍出《有空》影片,近期榮獲台新藝術基金會第23屆視覺藝術獎與第47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震撼照片,再次引起高度關注。
▲展覽取自倪祥2016年至2022年照護家人的親身經驗,以詼諧的手法探討高齡化社會下陪病關係的身心負荷,以及面對死亡離去的無措感。(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去年7月27日至10月20日倪祥以《大家都來看你了》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他取自2016年至2022年照護家人的親身經驗,以詼諧的手法探討高齡化社會下陪病關係的身心負荷,以及面對死亡離去的無措感。展場中透過放大、改造、轉化家人囤積的生活物件、藥品及照護器材,再現隱沒於社會角落的長照議題,觀眾得以另一種角度察覺,在無法離席的照護歷程裡,家庭成員彼此牽絆的生命狀態,並從中審視照護者的生活,同感於這些破碎時光中的角色與轉變。
▲倪祥特別做了一張放大版藥單還放了照護器材,再現隱沒於社會角落的長照議題。(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外,倪祥在《大家都來看你了》個展中,還特別製作了一部短片《有空》,用了大量的材料與服裝,把快艇佈置成「墓碑」的模樣在海上穿梭,搭上船員畫著死白的造型,畫面令人震撼。除了該展榮獲台新藝術基金會第23屆視覺藝術獎,《有空》也榮獲了第47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
▲倪祥《大家都來看你了》展中有98%都是囤積症家人的物品。(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領獎時雖倪祥不在現場,不過他夠過工作人員分享這部《有空》能夠誕生,要感謝已經離開的家人,並透露這部片就是為了離世的家人而製作「他讓我們知道『有空』是多麼的珍貴」。
▲倪祥還特別製作了一部短片《有空》,用了大量的材料與服裝,把快艇佈置成「墓碑」的模樣在海上穿梭。(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搭上船員畫著死白的造型,畫面令人震撼。(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倪祥當時在臺北市立美術館採訪時,也分享了創作理念,他說展場中有98%都是囤積症家人的物品,他認為創作者也常面對一個靜物很久的時間,「這個行為其實蠻變態的,也跟囤積症也有一點像,他就是放在那邊,你會不停地看著它」倪祥透露,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是一種從裡面慢慢爬出來,跟認識它、使用它的過程,我會覺得『發現』這個東西是一種依戀,是優先於『認識』這件事的」。
▲倪祥改造、轉化家人囤積的生活物件,讓觀看者可以更親身體驗。(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倪祥也分享過去與已經離世的家人印象最深刻的對話,就是家人告知他,未來如果離世了,當倪祥要清理這些東西時,就會想起他了,「這可能就是他想要的吧!」透過這些囤積的物品,讓在世的家人得以思念。
▲倪祥說這部《有空》能夠誕生,要感謝已經離開的家人,並透露這部片就是為了離世的家人而製作「他讓我們知道『有空』是多麼的珍貴」。(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