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唐家興報導
▲開封後,保健品裡的乾燥劑要丟嗎?很多人都不清楚!(圖/記者施春美拍攝)
不少人在吃保健品時都有這個疑惑:打開維他命、魚油或益生菌瓶罐,裡面總會看到棉花、乾燥劑或脫氧劑,到底要留著還是直接丟掉?同樣的情況也常出現在餅乾、堅果或咖啡包裝中。擔心丟掉會讓食物變質、留著又怕誤食,對此,衛福部給出了明確答案,終於解開許多人的困惑。
開封後乾燥劑、脫氧劑「無效又有害」
衛福部指出,膠錠食品一旦開封,密封狀態就被破壞,每次開啟瓶罐,氧氣與水氣都會進入,讓原本的乾燥劑和脫氧劑迅速「超載」失效。更糟的是,這些吸濕除氧的小包裝在開封後會持續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反而使瓶內環境變潮,加速食品變質。
乾燥劑與脫氧劑的真實功能
衛福部食藥署解釋,脫氧劑是食品保存的「氧氣終結者」,能在密封時去除包裝內的氧氣,避免膠錠食品因氧化而失去活性。乾燥劑則是「除濕專家」,專門吸附水氣、防止受潮發霉。兩者搭配使用,就像食品的雙重防護罩。
棉花的用途其實很單純
藥瓶或保健品瓶內常見的棉花,其實只是用來填充空間,避免運送過程中因震動造成藥錠破碎,並沒有保存上的作用。
正確保存保健品的關鍵
衛福部提醒,無論是保健品或一般食品,開封後應在有效期限內盡快食用完,並按照標示的保存方式存放。至於瓶罐內的乾燥劑、脫氧劑與棉花,開封後就該立即丟棄,別再猶豫要不要留著,才能確保食品安全與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