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男性都希望長得高而挺拔。一項針對亞洲人的研究發現,身高比較高的人得到肺癌、食道癌、乳癌、頸椎癌的機會明顯較高,與胃癌、淋巴癌和大腸癌的風險,也有顯著相關,可能與高個子體內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水平較高,或細胞數較多有關。
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在其臉書表示,最近一項分析中國、日本與韓國等東亞人口的研究顯示,身高比較高的人,罹患上述7種癌症的風險較高,整體罹癌率也偏高。但身高較高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則較低。
楊世煒表示,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於2018年也發表類似調查。調查發現,身高較高的男性罹患腦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17%;呼吸系統疾病死亡風險降低了16%。「但相較於較矮的男性,身高較高的男性罹患癌症的死亡率增加了17%。」
至於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他表示,目前理由還不大清楚,但有2大理論。
1. 身高較高者的癌細胞增殖較快
可能與身高較高者體內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的水平較高有關。IGF水平高會促進細胞分裂,導致身體長得較高,但也會加速癌細胞的增殖。
2. 較多的細胞數
有理論認為較高的人容易得大腸癌,因其腸道較長。「腸道長」代表細胞數多,細胞數多DNA發生異變的機會就大,有理論指出,癌細胞的出現完全是機率問題,是細胞在分裂時不慎發生失誤突變所造成,而腸道黏膜細胞又是人體分裂最快的區域。
但楊世煒也表示,致癌的原因眾多,身高的影響可能是微小的,不用過度擔心。另外,關於身高較高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低,可能不是因為高身高的人風險低,而是身高較矮的人風險較高。一般而言,身材矮小的人可能幼年時營養不良,導致血管脆弱,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