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若想健康老化,避免肌少症是關鍵。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研究發現,補充抗氧化營養素,加上運動訓練,有效對抗肌少症。飲食方面可選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白藜蘆醇、輔酶Q10、肌酸、多酚類」的食物,幫助肌肉細胞維持更好的能量代謝與修復效率。
張家銘在臉書粉專提到,2025年刊登於《Scientific Reports》的系統性綜合分析,整合39篇臨床試驗、共1714名55歲以上長者的數據,發現補充抗氧化營養素,加上運動訓練,是預防肌少症最有效的方法,不只勝過單靠營養,也優於只靠運動。
張家銘指出,隨著年紀增長,體內的自由基會越來越多,慢慢侵蝕細胞、破壞組織,而抗氧化營養素幫助身體「降溫」、穩定細胞環境,並啟動修復機制,日常飲食是最天然來源,富含多酚、維生素與類黃酮等,有效中和自由基、延緩肌肉流失、促進細胞修復。
張家銘建議,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例如奇異果、柳橙、葡萄柚、草莓、花椰菜、青椒;「維生素E」包含杏仁、葵花籽、酪梨、橄欖油、菠菜與其他深綠蔬菜;「白藜蘆醇」則是紅葡萄皮、藍莓、覆盆子、紅酒(適量);「輔酶Q10」為鯖魚、鮭魚、沙丁魚、豬肝、芝麻;以及「肌酸」的瘦紅肉、雞胸肉、鮪魚、鱈魚;最後是「多酚類」的綠茶、可可、黑巧克力、咖啡、紫地瓜、洋蔥。
張家銘解釋,抗氧化食物的共通點是「色彩越鮮豔、營養越豐富」,富含植物化合物與脂溶性抗氧化成分,能降低氧化壓力、穩定粒線體功能,使肌肉細胞維持更好的能量代謝與修復效率。簡言之,吃得繽紛、動得適度,就是最自然的抗老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