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長硬硬的東西?「病毒疣」很像雞眼別亂摳 靠2點區分
  • A-
  • A
  • A+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醫生,我腳上長了硬硬的東西,還很痛,是不是雞眼?」「醫生,病毒疣跟雞眼一樣吧?」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說,上述對話可說是皮膚科門診的常見台詞。對於許多長過病毒疣的民眾來說,第一次看到腳底冒出一顆顆怪東西,也許也以為是雞眼。病毒疣和雞眼外觀相似,成因和治療方式卻差很多,醫師表示,雞眼一般來說不會有「乳突狀凸起」或「小黑點」。

▲雞眼不具傳染性,成因是皮膚部位反覆的受力和摩擦。(圖/翻攝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rn_(pathology)#/media/File:Corns.jpg

曾奕騰醫師表示,「病毒疣」和「雞眼」都是極常見的皮膚疾病,且兩者有許多相似處,包含好發部位、症狀及部分治療方式,無怪乎大家容易將兩者混為一談。

病毒疣的致病原為「人類乳突病毒」(HPV),曾奕騰說明,人類乳突病毒有超過100種子型,不同子型的好發部位和症狀不同,最常見感染手、腳,其他包含臉、頭皮、頸部、軀幹及四肢也不少見;黏膜型病毒則可感染生殖器、肛門、口腔甚至呼吸道上皮,也可能出現皮膚型病毒感染黏膜(或相反)的情況。

哪些人比較容易感染病毒疣?曾奕騰透露,門診病患多習慣赤腳踩地或是穿著拖鞋、涼鞋,這類病患的足部容易有可見或不可見的小傷口,讓病毒趁虛而入,因此夏天在泳池邊赤腳走路是常見的感染途徑;此外從事餐飲或是清潔工作等,手部易有傷口的情況也是可能的感染途徑;腳部多汗的病患除了較容易感染足癬(香港腳)及掌蹠蠹蝕症,同樣有稍高的機會感染病毒疣;部分病患則可能因慢性病、重大疾病、免疫疾病或是用藥影響其免疫功能,較易感染HPV,且一旦被感染,範圍及嚴重度較一般人嚴重。

曾奕騰指出,病毒疣的症狀可以是完全無感,或有疼痛、壓痛、癢等表現,外觀呈現表皮增厚顆粒或結節,表面可能有(或無)乳突狀凸起,若以皮膚鏡或放大鏡觀察,有時可見黑色小點或出血點,觸摸多半呈現粗糙的觸感,如果病人有摳抓病灶的習慣,則可能進一步傳播至其他部位,甚至指甲下緣或是甲床、甲溝等。

▲病毒疣由HPV感染所引起,有時可見黑色小點或出血點,摳抓病灶恐進一步將病毒傳播至其他部位。(圖/國泰綜合醫院提供)

病毒疣的治療方式多元,主要原理是「去除被感染的表皮細胞」及「周圍可能被感染的細胞」,以及「誘發局部免疫反應攻擊病灶」,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皮膚科醫師執行液態氮冷凍治療或醫師處方水楊酸類溶液,由病患在家自行塗抹。

雞眼的正式名稱是「釘胼」,和病毒疣最大不同在於其成因「不是」病毒感染,因此不具傳染性。雞眼的根本成因來自發生部位反覆的受力、摩擦,人體的表皮因為反覆的刺激增厚,形成一個向真皮層凸出的錐狀結構。

曾奕騰提到,雞眼的好發部位主要位於足部易受壓或凸出易摩擦的部位(例如大腳趾關節、第五趾關節、腳掌前段與趾關節面掌側、足後跟等),相對少發生在手部,除非病人常有手部用力摩擦的動作,但這些部位也都可以感染病毒疣,所以病患容易混淆。

症狀方面,多數雞眼病患都有疼痛或壓痛,外觀呈現圓形增厚顆粒或結節,中心有時略可見向真皮層深入的錐狀核心,表面多半有粗糙觸感,確實和病毒疣有相似之處,但雞眼一般不會有乳突狀凸起或小黑點等表現

曾奕騰說明,雞眼的治療,最重要的是「去除同一部位反覆受力、摩擦的情況」,這也是病患必須建立的首要觀念,否則其他的治療皆是治標不治本。有足部結構的問題,建議到復健科或骨科門診,經專業評估使用適合的輔具(例如軟墊、綁帶、貼布等)或手術治療。

病毒疣和雞眼看似相像,治療也有部分重疊,其成因卻完全不同,病患常無法分辨。曾奕騰叮嚀,自行使用不正確的治療,可能適得其反,建議民眾發現任何疑似病灶後,先尋求皮膚專科醫師診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