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降雨量暴增!中醫師揭「濕氣重就少喝水」真相:反而會更糟糕
  • A-
  • A
  • A+

生活中心/陳慈鈴報導

今日迎接節氣穀雨,各地大雨不斷。(示意圖/資料照)

▲今日迎接節氣穀雨,各地大雨不斷。(示意圖/資料照)

今(20)日迎來24節氣中的穀雨,代表著春天即將進入尾聲,然而大雨炸台,還有不少地區傳出淹水災情。對此,元氣中醫師王大元指出,穀雨時節的雨量增多,要多加注意濕邪,很有可能會出現5種症狀,並分享祛濕方法。王大元也提醒,濕氣重若少喝水,「反而會更糟糕!」

王大元今日在臉書《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提到穀雨來了,適合從事品茶、吃香椿、賞花踏青等活動。但此時雨量、溫度和濕度都開始增加,因此除了蟲類繁殖、病菌滋生,像是蟑螂、蚯蚓和蚊蟲都傾巢而出外,也提醒大家要多加注意「濕邪與你有肌膚之『侵』」,很有可能會出現「肩頸痠痛、頭昏腦脹、關節腫痛、全身水腫或皮膚搔癢」等症狀。

王大元說明,濕氣分為內濕和外濕,外濕係指外在環境變化,常因為環境濕度過高所致(像是今天的天氣),使體內無法有效代謝,使濕邪殘留體內;內濕則是體質因素,可為先天體質不佳,濕氣偏重,或是後天飲食不當所致,像是喜食生冷。內外因子常相互兼雜,當濕氣與肌膚纏綿悱惻,症狀就更加明顯。

中醫師破解「濕氣重就少喝水」迷思,分享正確祛濕做法以及喝水方式。(示意圖/資料照)

▲中醫師破解「濕氣重就少喝水」迷思,分享正確祛濕做法以及喝水方式。(示意圖/資料照)

王大元表示,隨著穀雨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增高,若此時想祛濕,在飲食上可多食綠豆、薏仁、山藥、芡實、茯苓、蓮藕、生薑、玉米鬚、冬瓜籽和黑豆茶等,少吃芒果、荔枝、鳳梨、酒類、甜品等,還可以進行穴道按摩,按壓豐隆、合谷和築賓穴,有助於利水滲濕,消腫健脾。

「濕氣重就少喝水?」王大元表示,「其實水喝太少反而會更糟糕!」並說明喝水原則上以緩慢、少量,多次的方式,讓體內細胞能夠充分吸收水分,對自律神經的調節也有幫助。每天的飲水頻率大約8到10次,每次200到250cc,若以更少量多次的方式亦無不可,但千萬不要一次灌完。

同時,王大元還提供了一個「懶人茶飲」做法,只要用玉米鬚3到5錢(一錢大約等於3.75公克,依照濕氣程度增減)和炙甘草3錢,加入1000cc的滾水,放到保溫瓶內悶半小時就可以飲用了,排水利尿兼消暑,真的熱到想喝冷飲,提醒要記得去掉冰塊。

《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臉書全文:https://reurl.cc/n7bDKl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