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爸「打小孩」涉家暴!專家憂大腦疾病增:處罰恐「身心連結斷裂」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近日一名醫師自述「打小孩」,引發外界熱議。(示意圖/Pixabay)

▲近日一名醫師自述「打小孩」,引發外界熱議。(示意圖/Pixabay)

單親爸育兒壓力山大?近日一名醫師自述管教過程中「打小孩」,寫下長篇文道出身為單親爸爸碰到的育兒困境,雖嘗試調整教養方式,但力道過猛卻換來遺憾結局,並提醒「生活態度和規矩的養成一定要趁早」,引發外界熱議。對此,專家表示,對於孩子來講,習慣的養成,獎勵與酬賞的影響遠比處罰大多了,「處罰帶來行為改變不一定能促成思考」。真的過度嚴重體罰無法讓孩子反映錯誤外,也可能使其注意力思考產生障礙或變化,「短期內家長雖可能以為有效、會怕,但孩子長大後邊境效益遞減」,且對其影響卻是終生。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李俊宏,今(1)日接受媒體電訪時表示,當你在面對孩子時,必須要有一個認知,而且是要隨時提醒自己的是「這個孩子絕對不是另外一個自己」,眼前的這個孩子是另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家長要體會的是跟孩子相處的過程、探索跟他相處的點滴。

他說,對於體罰這件事,家長可以想想「當孩子面對過度暴力行為時,想想看比你身高體格多一倍以上的人(父母)要你去做什麼事情時,你有沒有辦法理性思考」,這時大腦會自動關機、與身體的連結斷裂,呈現一個呆僵的狀態。當父母親體罰到一定程度時,孩子是呆在現場、不知道該怎麼做而站在那邊被處罰,並無法達到父母期待的反省外,其記憶力、注意力、邏輯思考等也恐受影響,長期下來壓力型荷爾蒙會導致大腦精神疾病(精神失常)比例增加。

他進一步說明,處罰帶來的行為改變,基本上就是「怕」,從視覺或其他腦皮層接觸到的訊息,連結到不愉快的情緒跟情境記憶。長期的處罰,就會形成一個從上述腦區到壓力系統快速反應的迴路,當象徵處罰的刺激物 (trigger) 出現時,就會產生情緒相關的壓力,告訴這個孩子該怕了,進而停止或是重複某些行為。「但這種你不想要的行為的停止,比較像是驚嚇反應。他並沒有經過腦皮層跟前額葉,除非你在處罰後有好好跟孩子討論過,讓他思考為何被處罰,才有機會進到這個腦區。」不然大概就跟近日#MeToo事件中受害者完全無法有行為反應類似。所以,「兒虐的孩子經常對外在刺激缺乏反應,也或者是過度敏感就是這樣。」

因此,當你的體罰上升到某個程度,你以為孩子學到教訓了,但他的大腦說不定已經關起來了。這也是很多親子教養專家在講,為何太多的打罵教育短多長空的關係。以前在講,孩子越打越笨,在腦科學上還是有些基礎的。

記者詢問,給家長的建議、怎樣教養才適當?李俊宏建議「零體罰」,他知道這做起來很難,透過移除他想要的、扣零用錢等方式可以是處罰的一部份;每一個年齡孩子有發展上的需求,一般來講在教導生活習慣黃金時期是在小學高年級時,「教他做不如帶著他一起做」,若父母親能親手動手做示範效果最好,透過一起練習過程來養成習慣,這樣的效果會多於處罰,很重要的一點是「方式前後要一致、要跟孩子溝通清楚」,對於孩子而言,關係是一輩子的,維持好關係,你可以長遠影響這個人而非斷裂。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